耶稣教导作门徒的实质之后,路加在路加福音11章14节到15章32节强调耶稣和犹太人领袖之间激化的冲突。
激化的冲突
耶稣在这段落的行程中故意对抗犹太人领袖,原因至少有三个。第一,他要责备他们很糟糕地带领上帝的百姓。第二,他要呼召百姓进入他自己的国。第三,他要他们在耶路撒冷把他钉十字架,好使他能为他百姓的罪献上拯救人的赎罪祭,得到赏赐,作他们的王。
例如,在路加福音11章14到28节,犹太人宣称耶稣是“鬼王”。耶稣在29到53节回应,谴责他们的邪恶,宣告他们有祸了。
在路加福音12章1到3节,耶稣警告众人不要像法利赛人那样假冒为善。在4到21节,他抨击犹太人会堂、官府和有权柄之人的做法。在22到32节他强调上帝要满足每一个寻求他国度之人的需要,使他们无需像犹太人领袖那样追逐世界的财富。在33到59节,耶稣警告,跟从他的人必然要与不接受上帝国度的人发生冲突。
在路加福音13章1到9节,耶稣继续对抗犹太人领袖,呼吁所有以色列人都要为他们的罪悔改。然后在10到17节,他加增冲突,在安息日治好一位瘫痪的妇人,这件事大大触怒了管会堂的人。然后在18到30节,耶稣教导说上帝的国度并不让许多自以为可以进去的人进入,明显谴责了犹太人领袖的主流和跟从他们的人。后在31到35节,路加记载了耶稣和犹太人的王希律之间关系日趋紧张,希律现在计划要杀害耶稣。
在路加福音14章,耶稣进一步触怒了犹太人领袖。在1到24节,他在安息日治好一个人,然后批评了犹太人领袖属世的价值观—甚至暗示他们没有一个人能承受上帝的国。然后在25到34节耶稣警告跟从他的人,因着与那些反对他的人冲突的缘故,他们可能失去今生的一切。
在第15章1-2节的引言后,耶稣再次通过他讲的关于丢失事物,即迷失的羊、丢失的钱和迷失的儿子的比喻,继续与犹太人领袖发生冲突。在每一个故事中,耶稣都呼吁他的百姓拒绝法利赛人和律法师假冒伪善的孤高做法,要为上帝在世上失落罪人中间寻见他的儿女而大大欢喜。
路加记载了耶稣关于作门徒实质的教导,他与犹太人领袖日益增加的冲突后,在路加福音16章1节到18章30节,把他关于耶稣前往耶路撒冷的叙述集中在作门徒的代价这个问题上。
作门徒的代价
耶稣要跟从他的人明白,他们自己在他国度中的生活要遵循祂自己的模式。他们要受世上领袖的逼迫,要继续向上帝忠心就必须经历争战。从16章1节到17章10节,耶稣教导作门徒涉及到把我们拥有的一切看作是上帝的所有,这一切是上帝交托给我们的,我们是他的管家,要完全为他的目的使用。他也警告说,地上的福可能是绊脚石,甚至会拦阻有钱人看到和接受真正的福音。后,他鼓励人相信和悔改,向我们实在说明,不管我们做得怎样好,我们的好仍达不到上帝的要求。
耶稣在17章11节到18章8节聚焦在对这个世界终的审判上。我们今生得到的好东西,包括健康、财产和公义,应当让我们看到上帝的良善,我们应当祈求他在今生祝福我们赐下这些,但在后的审判中,它们仍必然要消亡。真正的财富、健康和公义只是来自在上帝永恒国度中的赏赐,所以我们的盼望也当在其中。
与这些观念一致的是,耶稣结束这个部分时,在路加福音18章9节到30节强调人需要谦卑,因为只有谦卑的人才能领受上帝的赦免和祝福,并继承永生。路加结束对耶稣前往耶路撒冷的记载时,在路加福音18章31节到19章27节强调了耶稣对上帝拯救他百姓计划的委身。
耶稣的委身
耶稣表明对上帝计划委身的第一种方法,就是在路加福音18章31到34节预言他自己的死。耶稣知道要拯救他的百姓自己就要死,他决心按他父的计划行。
在这之后,耶稣通过祝福那些他来拯救的人,如他在路加福音18章35到43节医治的瞎子,在路加福音19章1到10节呼召的税吏撒该,以此表明他对上帝计划的委身。这些人是典型遭社会拒绝的人,但按照以赛亚书61章1,2节的应许,他们要在上帝的国度里领受极大的产业。正如耶稣在路加福音19章9和10节论到撒该那样:
今天救恩到了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加福音19章9-10节)
后在路加福音19章11到27节,耶稣讲了王不在的时候把金钱交托给仆人的比喻。这个比喻表明,如果我们要得到上帝国度的产业,就要像耶稣那样委身上帝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