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 Content
四福音书
About Lesson

 

马太除了把上帝的百姓描写为教会之外,他还指出他们是上帝的家。

上帝的家

马太福音使用描写家的词,如“父”,“子”和“弟兄”不下150次,以此来描写上帝的百姓与他自己的关系,以及他们彼此的关系。另外唯一一位如此经常使用描写家的用语的福音书作者就是约翰。但是,当约翰使用这用语时,他一般是讲耶稣和他的天父之间的关系。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当马太使用这种用语时,他是在讲上帝与他的百姓之间的关系—他是在讲上帝的家。马太主要使用这种用词来强调上帝向他的儿女显明的看顾与保护。例如在马太福音6章4节,耶稣是这样讲到上帝对他百姓的看顾:

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马太福音6章4节)

在第6节他再次使用这相同的说法,然而在18节再次这样说。他的要点就是上帝关心他的儿女,要鼓励他们,供应他们的需要。当耶稣教导他的门徒如何祷告时,他用在马太福音6章8节对他们说的话作为这教训的开场白:

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马太福音6章8节)

我们可以相信上帝要祝福我们,他要听我们的祷告,因为我们知道他是爱我们的父。

我教导的专项是灵命塑造,在我解释主导文时,首先,我会提到一点,就是意识到无论何时在我们开始祷告时,要意识到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同时都在祷告。我们呼求上帝的一个理由就在于,这位上帝可以同时垂听我们每一位的祷告,就好像天父在单独面对每一个争先恐后的儿女。然而,这就将我们大家带入一个神圣的团契,参与天国的一分子。然后,当然就是这个词,天父。也就是说无论我是谁,在那里祷告,我都在朝着以上帝为阿爸父,朝着以上帝为父亲的方向改变。如果有人在波兰呼求上帝为父,我在美国呼求上帝为父,那么这就意味着我们是弟兄姐妹。如果我们同享一位父亲,我们就是这同一家庭的成员。因此,我认为马太不断使用天国的概念把这一层的意思大有能力的带给我们。正是祷告的生活将我们带入这个现实实际中,在我正在祷告的时刻,我就是在与其他那些人一起祈求相同的事物。如果他们所说与我所言是一样的事情,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斯提夫·哈珀博士]

想起来几乎没有任何事,能比上帝收养我们进入祂的家中更加令人鼓舞了。罪得赦免的确十分奇妙,但是就如巴克博士在他的《认识神》一书中所说的,被上帝称义也是极其绝妙的事,但是被收养成为进入上帝的家中成为后嗣,是更加绝妙无比的事。有上帝做我们的天父,实在是上帝在我们人生中作为的高峰。我们不光是被法官赦罪释放,我们被祂受纳为上帝家里的人,祂成了我们的父亲,我们成了祂的儿女。因此,我们将与基督同为后嗣。所有归为耶稣的,被造的一切万有,也变成我们的了。也成了我们承受的产业。要知道我们曾经是可怒之子,我们本该承受的是上帝的忿怒。但是,我们非但没有遭到忿怒的责罚,我们现在却与基督同为后嗣。我们与上帝的性情有份,因为,我们在基督里享有儿子的名份后,我们实际上就与基督称兄道弟了。从此,我们就成为上帝的儿女,被邀请进入祂的家中。这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大福分。[埃瑞克·索尼斯博士]

在马太福音6章25到34节,耶稣用了两个不同的例子,向上帝的儿女保证他要看顾他们。他讲到“天上的飞鸟”和“野地里的百合花”,指出上帝看顾他创造的小部分的需要。他的要点就是,如果上帝连这些小事都看顾,那么他肯定要更大大看顾他的百姓。我们的天父要为我们供应更好的食物、衣服和保护。当耶稣警告他的门徒事奉极大的困难时,他也强调上帝父亲一般的看顾和保护。例如在10章19和20节,耶稣告诉他们人要逮捕他们,但他也告诉他们,父的灵要与他们同在,他提醒他们,当他们的生命因为事奉的缘故有危险时,他们的父要保护他们。请听耶稣在马太福音10章29到31节说的鼓励的话:

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吗?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所以,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马太福音10章29–31节)

对许多信徒而言,基督徒的人生是充满挑战与艰难的。这个世界的许多地方,基督徒受到逼迫。而他们的喜乐就在于他们是这个肢体的一部分,他们向上帝的子民们认同。圣经告诉我们,上帝是我们的天父,从而如同罗马书8章应许我们的那样,我们有极大的特权可以呼求上帝作为我们的阿爸天父。我们也知道一个事实,就是上帝无时无刻的都在眷顾我们。我们也看到上帝赐给祂家中成员的慈爱。因此,作为信徒,在他生命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来自基督欢欣鼓舞的确信,就是因为上帝现在已经是我们的天父了。[杰夫·洛曼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