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查看了新约圣经,让我们看看这些信仰内容在整个教会历史中已经普遍地刻画出了基督教的特色。
教会历史
和新约圣经中的教会一样,后面几个世纪的教会也展示了各式各样的神学。当时,对于很多小的问题,几乎没有统一的看法,但是对于比较核心的教义,比如使徒信经里面的信条,几乎普遍地被接纳和认可。一些地方拒绝这些基本的真理,对于这种情况,教会和历史很大程度上认定这些反对者为分裂者或假师傅。
来看一下主后四世纪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最早的使徒信经版本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使用了,历史中的这个时候,教会出现了几个异端,教会议会对此进行了处理,这些议会有些是地方教会的议会,但是其他一些被称为大公会议,他们包括了来自世界各地大部分教会的主教。例如,主后325 年召开的尼西亚大公会议和主后381 年召开的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都是大公会议,处理与使徒信经中几个信条有关的问题。
现代的尼西亚信经最初起草于325 年的尼西亚大公会议,而且在381 年的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上形成了现在的形式,这个信经更普遍地延伸并解释了使徒信经, 有意阐明了几个概念,是为了否定那些对信经的错误解释。
例如,被称为诺斯底主义的异端声称说,圣经中创造天地的上帝是被另外一位上帝创造的,象诺斯底主义这样的异端在使徒信经中没有明确地被定罪,所以,尼西亚信经增加了一些语言,有意使使徒信经更加清楚。
具体来讲,使徒信经说,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尼西亚信经把这个地方改成,我们信独一上帝,全能的圣父,创造天地,和一切有形无形万物的主。注意四件事情:
首先,尼西亚信经是以使徒信经为基础。尼西亚大公会议所定的信经以使徒信经为基础这一事实,证明了教会普遍地承认使徒信经。
第二,尼西亚信经的开头用我们这个词代替我。使徒信经的目的是针对个人受洗时的信仰告白,然而,尼西亚信经的陈述是教会普遍和共同地赞同这些相同的教义。
第三,尼西亚信经加了一个词独一在上帝前面以使这一点更清楚。这使得使徒信经所暗示的含义更加明确:只有一位上帝。
第四,尼西亚信经明确指出上帝创造万物,包括象灵魂这样无形的东西。这就很清楚的说明上帝自己不是被创造的。再一次,这一点也暗含在使徒信经内,因此,尼西亚信经只是澄清这个问题。
整个世纪以来的神学家以及大公会议也都提供了这种形式的确认和澄清。有时,大公会议的决定不是被所有的教会所接纳,一个大会可能谴责一些教会的观点,另一个大会可能谴责另外一些教会的观点。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争辩双方的教会都会继续确认使徒信经的基本原则。
由于这个原因,使徒信经已经普遍地被认为是基督教信仰最基本、最普遍为教会接纳的陈述。在整个历史上就普遍所接纳的程度上来讲,只有尼西亚信经最接近使徒信经。但是尼西亚信经并不像使徒信经那样的基本,它里面有几个神学观点复杂,甚至连神学家们也常常会有误解。这也是为什么在这门课里,我们选择使徒信经作为基督教信仰核心教义原则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