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查考的时候会发现,路加坦白表明他写书是具有双重目的,一方面,路加是带着记录历史的心态,他想要把第一世纪教会的历史事件真实明确的记载下来;而另一方面,他还有重要的神学目的,就是传述并确认福音信息的真实与重要。我们会仔细探讨这两个方面,让我们先来看路加忠于记录历史事件的心意。
历史事件
路加福音第1章1到3节的序言里,路加表明他极其想要把初代教会的历史真实的记载下来。以下就是他所写的:
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路加福音第1章1-3节)
在这段话里,我们看到路加以几个方式表明出他对史实的关切。他提到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也就是所发生的一些历史事迹。路加也提到他曾探询那些亲眼看见的人,也详细考察了他所记录的那些事情。他更是花心思把事情按着次序来写,为的是把那些历史事件清楚正确而有条理的叙述出来。
简而言之,路加写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这两卷书,为的是要提供一个真实的历史记录,福音书是记载耶稣的生平,使徒行传则是接续写第一世纪的教会情况。路加很在乎真实的历史记载,因为他了解全本圣经所重复的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上帝在历史的时空中启示祂自己,上帝在历史中施展祂的作为,以完成祂的救赎和审判。
可惜的是,近几世纪来许多吹毛求疵的学者却争论说“救赎”,“审判”,“历史”等这样的观念是互不相容的。他们通常认为上帝超乎自然的作为不会发生于人类的历史时空里,他们相信历史只是记载纯自然事件,而非超自然的。因此当这些好批判的神学家读到圣经里上帝的作为时,他们经常把这些记载看作是非事实性的宗教感受,是一些“信仰的虚构小说”而已。
但是路加却清楚表明他不是要写一卷信仰神话,他要记载的是真实的历史。而且他写作的笔法,也让人很容易去证实或反驳他所写的是否属实。例如,路加会把他所记载的事迹置放于著名的历史背景里。使徒行传里,我们就看到第5章34节,提到迦玛列;第18章12节,提到迦流;第23章26节的腓力斯,和第24章27节的非斯都等,全都是当时犹太和罗马社会的知名人物。透过这些有名的人物和其它的历史事迹,路加让他的读者们可以审查他所写的是否属乎事实,他们可以去找知悉那些人事物的人查问,有时还可以读其他人所写的相关史实。如果路加所写的不是忠于事实,怀疑他的人是很容易反驳他的。
特别是从19世纪末以来,有一些学者为了考证使徒行传历史事迹的真确性,把其中的记载与圣经以外的文献和考古资料相比较,发现就许多方面而言,路加是个可信靠的历史学家。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只能举出一两个例子。
首先,使徒行传第28章第7节,路加显示出他对特殊历史词语的认知。在那里他称呼米利大岛的首领为“岛长”。这个不寻常的称呼一直让许多世纪的解经学者觉得纳闷,但最近的考古研究发现那的确是那时代当地首领的正式头衔。
其次,使徒行传第27章21到26节,路加记载保罗在船上的举动,也为历史研究所证实为真。路加在那里描述保罗对那些要把他带到罗马的所有船员说话,在风暴中鼓励劝勉他们。过去有许多学者争论,说保罗不可能以囚犯身份如此公开讲话,所以他们认为是路加杜撰出使徒有这样英雄式的举动。但是最近的研究显示第一世纪的航海法的确允许,在遭遇严重危难时,任何在船上的人都可以发言,劝导船员。
这些例子说明路加的确忠于历史事实,而他记载实际历史事件的心态也提醒我们,上帝的永恒真理无法从实在的生活状况中抽离出来。相反的,就圣经真理而言,救赎是进入而且贯穿整个历史。这就是为什么路加那么花心思要写出那些真实的历史事件。
福音信息
我们明白了路加记录历史的心意,现在要来看路加的另一个神学上的意愿,就是传递使徒行传里福音信息的真实与能力。我们再来看路加福音一章3和4节所说的:
这些事我……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使你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路加福音一章3-4节)
我们在此看到路加写出使徒行传的历史事件,为的是确定提阿非罗和其他人所领受的教导乃是真实的;这也就是意味着使徒行传可以被视为是属乎信仰要理或教导的历史。路加要提阿非罗和其他的读者们掌握到某些观点,某些神学确信,也就是能够看到使徒行传里他所记载的那些历史事实的神学意义。
在前一课里,我们已经谈过,路加是透过上帝的国度和基督是主这样的观点来看世界局势和人类历史。他看到旧约的期盼和应许,借着耶稣和教会而得到应验,因此也要提阿非罗以这样的观点,来看他所记录的初代教会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能够看到基督如何借着上帝的灵创立并且继续建造上帝在基督里的国度。因此,我们现今读使徒行传时,也要记住,路加不仅仅只是记载那些史实,好让我们知道古时所发生的事,他也要我们注意那些已成为教会根基的教导:那些事件乃是基督透过圣灵继续工作的可靠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