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从罗马帝国的影响力这个角度探讨了使徒行传的社会背景,现在要来看社会情况的另一个重要层面,就是路加所描述的未信主的犹太人与初代基督教会的关系。
犹太人
我们要探讨犹太人和初代教会彼此之间的深厚关联,以及他们之间的基本差别。让我们先来看这两个族群的关联性。
初代教会与犹太人有个共同的承传。尽管事实很明显,现今我们还是得提醒自己,耶稣的肉身是犹太人,使徒们也是犹太人,初代教会的成员绝大多数也是归信基督的犹太人。因此我们也不必觉得奇怪,对初代教会的信徒而言,忠于上帝所应许的犹太救世主几乎等同于相当程度的忠于犹太教。
就使徒行传所叙述的,初代教会有许多人是参与圣殿的崇拜,或在犹太会堂聆听圣经的诵读,并且继续看重许多的犹太传统。
例如使徒行传13章32节,保罗这么说道:我们也报好信息给你们,就是那应许祖宗的话,上帝已经向我们这作儿女的应验,叫耶稣复活了。(使徒行传13章32节)在会堂里,保罗和与他一起旅行宣道的同伴都与犹太人认同,称呼犹太人的先祖是我们的祖宗,称呼基督徒是我们这作儿女的。
除此外,初代教会和犹太集会也诵读相同的圣经。使徒行传记载道,基督徒在犹太人当中传讲福音的时候屡次会提到圣经。
使徒行传17章1到3节讲到当保罗向犹太人传讲耶稣基督的时候就提到圣经。路加这么写着:
他们来到帖撒罗尼迦,在那里有犹太人的会堂。保罗照他素常的规矩进去,一连三个安息日,本着圣经与他们辩论,讲解陈明基督必须受害,从死里复活。(使徒行传17章1-3节)
除此外,基督信仰和犹太教之间深厚的关联也导致犹太的权威当局与初代教会之间重要的互动。
使徒行传提到,初代教会的成员放胆宣讲基督的福音,这个举动常导致和犹太权威当局的冲突。不过初期的基督徒尽可能的尊重犹太人的领袖,只有在这些领袖要他们违逆上帝的旨意时,才与之抗争。
尽管犹太人与初代教会有这样的深厚联结,这两个族群还是有基本差别,使他们各有区分。
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基督徒和不信主的犹太人对耶稣的身份和事工有不同的看法。初代教会宣告耶稣是弥赛亚,祂从死里复活以后,就战胜死亡,救赎所有受造物。不信主的犹太人则认为一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罪犯不可能是上帝所应许的弥赛亚。这个差异导致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犹太人彼此之间的分歧,一直延续到今天。
第二,尽管初代教会和犹太领袖都认同希伯来文圣经(旧约圣经)的权柄,他们在如何正确解释希伯来文圣经,特别是有关耶稣的部份,却有激烈的分歧。初代教会相信耶稣的到来,已经成就希伯来文圣经里所期盼的那位要来的弥赛亚,但是不信主的犹太人却否认这个观点。犹太教里有许多派别各有其不同看法,但他们多半难以接受耶稣已经成就旧约对弥赛亚的应许。
第三,初代教会和第一世纪的犹太人对外邦人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多半不与外邦人往来。然而,尽管这样,许多没受割礼的外邦人还是被犹太教的信仰礼仪和道德规范的教导所吸引,他们愿意隶属犹太教的地方会堂,也被称为敬畏上帝的人。这些敬畏上帝的外邦人比其他的外邦人更受尊重,但他们仍然算不上是犹太社区的成员。外邦人可以归信犹太教,他们需要奉行一些犹太教的礼仪,例如受洗,行割礼,和遵守犹太人的传统。
最早的时候,初期的犹太基督徒对外邦人也有类似的看法,然而他们逐渐了解归信基督的外邦人也应该被纳入是基督教会的成员。初代教会因着圣灵的启示,决定凡是相信基督,就是承认基督,受洗归入祂的名下的就足以成为教会的成员。
因此使徒们传讲福音,宣称基督是犹太人和外邦人的主,随着教会的增长,接纳这两个族群的恩赐和服事。这种对外邦人的接纳被视为是旧约上帝国度扩展的实现,然而这样的看法却导致初期基督徒和不信主的犹太人之间许多的冲突。
知道这些路加写作使徒行传时,特有的时代背景,他的原初读者群,以及当时复杂的社会宗教情况,将会极大的帮助我们对使徒行传的研读。我们能更深入体会路加所探讨的那些问题,了解他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因此得以应用在我们现今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