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 Content
旧约的国度、圣约和正典
About Lesson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把旧约看成一个文学图像的原因,现在我们就转到文学性分析的焦点。用这个方法研究旧约,我们应该关注什么?我们的着重点是什么?

焦点

有很多方式我们可以描述文学性分析的焦点,但是为了配合我们的目的,我们考虑三方面的焦点是有帮助的。首先,我们关注经文的作者;第二,我们注重经文起初写作的对象;第三,我们关切研究具体的文本或经文。让我们先来思想探讨旧约作者的重要性。

作者

毫无疑问,神是整本旧约根本的作者。他启示监督整本旧约正典的写作。但是,就像我们在另外一门课里面学到的,这种默示是有机的默示。神使用人类作者的背景、思想、感情、和意愿来创作圣经的各个书卷。读旧约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些人类的因素。当我们考虑注重作者时,我们应该研究两个方向:一方面,要明白存在一些危险;另一方面,要知道也有大量的益处。

当我们注重旧约的作者陷入一种推测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危险。过去,很多解经家注重作者的方式会产生杂乱交织的心理学猜测和社会学猜测。他们这样做,部分地是提出这类的问题:作者精确的身份,他们面临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神学动机的细枝末节。这些问题可能看起来很要紧,但是同样要紧的是,如果我们寻求答案超过我们所知道的,我们就会根据我们肤浅的猜测来解释圣经。这种过于注重作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意图的谬误”,过于强调我们重建作者的意图。

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我们小心谨慎,尽职尽责,注重作者会给我们很多好处。后面的课程我们会学到,我们可能没有办法知道圣经作者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们所知道的仍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他们所写的。我们对作者的身份、他们主要的情况、以及他们基本的神学动机,能够有不同程度了解。

以历代志的作者或通称为历代志编者为例。我们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我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确切的社会地位,以及他生存的年代和写这卷书的具体时间。我们对他的心理趋向和他的个性优点和缺点知之甚少。因此,我们解释他的书时,如果过度依赖这些考量会使我们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上面。

然而,我们可以从旧约本身来获得关于作者很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我们知道历代志作者的生活和写作时间大约在被掳之后的某个时间,许多以色列返回应许之地。这一点比较确定,因为历代志上9:1-44的家谱记载了返回的人的名单,以及书卷的最后一节,即历代志下36:23,提到了波斯王古列(CyrusthePersian)的诏令,要犹太人回归他们的本地。

我们也知道他是受过教育的以色列精英分子之一,他大量引用撒母耳记和列王记的内容,也参考其他经卷。不但如此,象在历代志上27:24节中,作者提到王室编年史的内容,象在历代志下9:29节,作者甚至参考旧约圣经中没有出现的先知预言书集。

除此之外,把他的书与撒母耳记和列王记相比,我们知道编者有很多重要的神学立场。他非常委身大卫家室的惯例以及耶路撒冷圣殿的洁净。他不断重复提到摩西的律法是以色列信心和生活的指导。由于注意到他如何列举很多例子,说明犯罪和顺服的直接后果,因这一代极度地忠诚或不忠诚,我们就知道历代志的作者很注重神祝福和咒诅他百姓的方式。

我们还可以讲道其他一些关于历代志作者的信仰和盼望方面的事情,但是关键点在这里:我们有足够地对历代志作者的知识,可以用来分析他使用各种文学技巧来影响他原本读者的途径。另外,我们对其他圣经作者就了解的就更多,以至于我们释经时通常专注于作者本身必能产生相当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