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维尔《战胜罪恶的惧怕》
About Lesson

 

2.第二章 惧怕的类型

人类有三种惧怕:自然的惧怕、罪恶的惧怕和对神的惧怕。

自然的惧怕 每个人都会经历自然的惧怕。它是人因察觉罪恶临近或危险迫在眉睫而不安或心神不宁。它并不总是有罪的,但它总是罪 的结果和后果。自从罪进入人的本性以来,人就不可能摆脱这种 惧怕。亚当犯罪后就害怕,把自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创 3:8b)。当他违背盟约时,立即对这诅咒的实现感到害怕。首先, 他吃了禁果;然后,他躲了起来。他把这种令人痛苦的情感传给 了他所有的后裔。

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在他肉身的日子里也有自然的惧怕。他 很害怕——甚至“惊恐”(可 14:33)。虽然他的人性完全无罪, 他却“成为罪身的形状”来到世上(罗 8:3)。这种惧怕使人心极 其惊恐不安。“惧怕里含着刑罚”(约一 4:18)。内心的不安与 惧怕成正比,而惧怕又与察觉到的危险成正比。当惧怕极其严重 时,就会取代理性,使我们无法遵循后者的引导。我们变得像风 暴中的水手,诗人形容“他们的智慧无法可施”(诗 107:27b)。这就是申命记 28:25 的意思,“耶和华必使你败在仇敌面前,你从一条路去攻击他们,必从七条路逃跑。你必在天下万国中被抛 来抛去。”换句话说,他们极度惧怕不安,试图从一个方向逃走, 又试图从另一个方向逃走,他们尝试很多逃跑的路线,但都不好。 他们的惧怕阻碍了理智的帮助,以至于他们总是犹疑不定、茫然 无措。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通常会这样呼救:“我不知道该怎 么做。我不知道该往哪边走。”

邪恶是惧怕的对象——恶越大,惧怕就越强烈。因此,人 在良知被唤醒后感受到的惧怕是最大的惧怕。此刻,人面对的是 一位大而可畏的神。他们因知道他无限永恒的忿怒而感到惧怕。 再没有比死更大的邪恶了。基督与它正面激烈交锋,以至于汗如 雨下,可以说汗水犹如大滴的血。死亡是所有暂时的邪恶中最大 的。因此,约伯称它为“惊吓的王”(伯 18:14b)。法国历史学 家雅克·奥古斯特·德·索斯(Jacque August de Thous)将两个 关于惧怕死亡的奇怪案例联系起来。第一个案例是一个船长,他 极其害怕死亡,以至于血一样的汗从他全身上下涌出。第二个案 例是一个年轻人,教皇西克斯图斯五世(Pope Sixtus V)因为一 件小事判他死刑。他对眼前的死亡感到惊恐万分,以至于流下了 血一样的眼泪。这些都是惧怕带来的奇怪而可怕的影响,但与基 督所遭遇的相距甚远。他面对的是比死亡的惧怕大得多的邪恶, 因为神的忿怒顷刻并完全倾倒在他身上。

邪恶是引发仇恨的主要对象。然而,当邪恶迫在眉睫时,也会激起惧怕。得荣耀的圣徒完全没有惧怕,因为任何危险都无法触及他们。而我们,则是在各种邪恶之中。但除非我们感到邪 恶正在逼近,并且不能确定如何避免它们,否则我们并不会感到 惧怕。听说别国发生的火灾、瘟疫或战争并不使我们感到惧怕, 因为邪恶离我们还很远。远在天边的邪恶不会使我们感到危险逼 近。然而,当它出现在我们的城市或(更糟糕的)我们的家里时, 我们就会颤抖。邪恶不是单纯通过我们对它的理解,而是通过我 们的亲身经历对我们造成伤害。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维护身体安 全的方法都是为了远离邪恶。有人说安全的感觉主义者“以为降 祸的日子还远”(摩 6:3a)。这并不是说,他们在现实中远远避 开了降祸的日子, 而只是在他们的想象中。他们闭上眼睛,拒绝 看它,以免他们的快乐被打断。这就是为什么死亡不会吓到活人 的原因:他们认为死亡离自己很遥远,在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如 果知道死亡的确切时间(特别是如果这个时间很近),他们就会 感到害怕。

这种惧怕是自然的痛苦。我们都在其影响之下劳苦叹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惧怕存在于所有受造物中,但在人类身 上最为普遍。它使他们自己折磨自己。当这种惧怕在我们身上大 行其道时,我们受到的折磨是最大的。事实上,每个人的体质和 性格不同, 因此经历的惧怕程度也各有不同。有些人天生胆大勇 敢,像狮子一样勇猛坚韧。有些人胆小怕事,胆小如鼠,就像鹿 或兔子,一只小狗就能把它们吓得四处逃窜。马丁·路德是一个在危险中具有极大勇气和魄力的人。相反的,菲利普·梅臣(Philip Melanchthon)非常胆小,很容易泄气。他们之间的差异 在路德给梅臣的一封信中显而易见。“我是一个很有安全感的观 察者。我不害怕那些穷凶极恶的保皇党人所说的任何威胁的话。 我不喜欢令人感到焦虑的烦恼,但这些烦恼(如你所写)几乎吞 噬了你。”这两个人可能承受同样多的恩典,但梅臣没有路德那 种身心都大胆勇敢的性格优势。

罪恶的惧怕

有一种惧怕无论在形式还是本质上都是有罪的。它不仅使我们不快乐,也是我们所犯的错。它不仅是我们的苦难和负担, 也是我们的大恶和挑衅。这就是本书主题经文所警告的惧怕,就 是“他们所怕的”(赛 8:12)。当危险临到时,属肉体和不信的 人就会经历这种惧怕。它的罪性在于五个方面。

惧怕的原因

罪恶的惧怕来自于不信——对神的不信任。当我们不能确信并倚靠神的应许时,或者说,当我们拒绝相信神的保护时,就 会出现这种情况。以色列的情况就是这样。“主耶和华——以色 列的圣者曾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 安稳;你们竟自不肯。你们却说:不然,我们要骑马奔走。所以 你们必然奔走;又说:我们要骑飞快的牲口。所以追赶你们的,也必飞快。一人叱喝,必令千人逃跑”(赛 30:15-17a)。这段经文的背景是:西拿基立正要率领一支强大的军队入侵以色列。这 使以色列民感到惊恐。在他们的困境中,神藉着他的先知应许他 们将在“归回安息”中得拯救,在“平静安稳”中得力。这意味 着他们不能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而投靠埃及或其他保护者的羽翼, 不能听从他们的建议或计谋。相反,他们必须平静、安静、镇定 地倚靠神的大能。他们必须以他的应许为保障。这将是他们的救 赎和力量,它比军队、守卫或世界上任何其他的防御力量都更能 有效地保护他们。一句话,一个出于信心的行为将比法老和他的 所有军队对他们更有益处。但他们拒绝相信神。他们决定,一匹 好马比一个确实的应许对他们更有益处。他们认为埃及比天堂更 能保他们平安。这就是严重背信的结果。恶人在艰难中抛弃神, 却紧紧抓住受造之物。

即使是最好的信徒也会有这种不信。在门徒身上也是如此。 基督问他们:“你们这小信的人呐,为什么胆怯呢?”(太 8:26)。海上突然狂风大作,危险开始威胁他们。突然间,他们 的惧怕比狂风更汹涌澎湃;它比海更需要平息。这源于他们的不 信——他们的信心越小,惧怕就越大。

如果我们倚靠神的应许(只要他赐信心给我们),我们就 会有十足的平安。路德宗改教家马蒂亚斯·弗拉西乌斯·伊利里 库斯(Matthias Flacius Illyricus)讲述了关于安德烈亚斯·普 罗斯(Andreas Proles)的一段非凡的经历,他是一位年长而虔诚的神职人员,生活在路德之前一点的时代。他在圣灵给那个时代的光照之下,对许多教义作出了合理的教导。他受邀参加在米兰 召开的宗教大会,在那里反对教皇提出的设立一个新的教会节日 的建议,因为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但他的生命由于他的反对而 受到了威胁。脱离危险后,他买了武器防身。然而,有一天,当 他骑马时,他想起万事都在神手里,而不是倚靠刀枪和弓箭。一 个垂垂老矣的长者能用武器做什么呢?不久后,他扔掉了武器, 把他的余生交给了神。他倚靠神的应许,而不是刀枪或弓箭。他 安全地回到了家,多年以后寿终正寝。

过度的惧怕

惧怕的罪性在于过度和无节制,也就是我们的惧怕超过了应有的程度。我们可以像哲学家形容水一样形容我们的惧怕, “很难把它控制在合理的界限内”,因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我们的惧怕超过了其原因的价值和实质。若我们对任何受造物的 爱或惧怕超过了它的价值,仿佛它是掌管我们所有暂时和永恒安 舒的主,这是一种很大的罪。当以色列百姓听到他们的敌人要结 盟攻打他们时,他们的心就摇动,“好像林中的树被风吹动一样” (赛 7:2b)。人像大风天的树一样摇晃颤抖,这实在是一个可悲 的景象。然而,这就是大卫家的做法,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对过去 遭遇的灾祸心有余悸,但更是因为他们不相信他们在现在和将来 遇到危险时,神会保守看顾他们。这往往是良善的人在相信和惧怕受造物上所犯的错误——他们的惧怕超越了适度的界限。人们

注意到,雅各是一个充满信心的人。他有最甜蜜的鼓励来坚固他 的信心——凭从前的经验和神恩典的应许。然而,当以扫靠近时, 他“就甚惧怕,而且忧愁”(创 32:7a)。就在几分钟前,大有恩 慈的神曾向他显现,并派了一个由天使组成的皇家卫队看顾他 (创 32:1-2)。尽管有这个鼓舞人心的异象,但当以扫一靠近, 他就甚惧怕忧愁。

惧怕的力量

我们惧怕的罪性在于它的程度。对某样东西的惧怕超过了应有的程度,本身已经很糟糕了,但当我们认为它的力量高过受 造物的力量时,就是罪了。当我们因为惧怕一个受造物而高举它 的力量时,我们就赋予它支配我们的权力。实际上,我们的行为 就好像它对我们和我们的安舒掌握着生杀大权,我们要倾尽全力 令它们满意。这样一来,我们就把受造物提升到了神的位置,超 越了它原本的地位。这是一种非常罪恶和邪恶的惧怕。

相信任何受造之物,就好像它有神的力量帮助我们,或者 惧怕任何受造物,就好像它有神的力量伤害我们,都是极其罪恶 的,并且会激怒神。神在我们的主题经文中谴责了这种过度的信 任。以色列人想向埃及寻求帮助。他们相信埃及的军兵,因为他 们很强大。在他们看来,埃及能够保证他们不遭遇任何神藉着先 知预言他们将会面临的灾祸。为了使他们摆脱对受造物罪恶和过度的依赖,神警告他们:“埃及人不过是人,并不是神;他们的马不过是血肉,并不是灵。耶和华一伸手,那帮助人的必绊跌, 那受帮助的也必跌倒,都一同灭亡”(赛 31:3)。当唯独能信靠 神时却信靠受造物,是一个罪恶而危险的错误。把人看成神,把 马看成灵,都是有罪的。所有的受造物,即使是最强壮的,都像 藤蔓或常春藤。当它们紧紧攀住杆子、墙壁或橡树,就能找到支 撑。但如果它们彼此纠缠在一起,像以色列人与埃及人一样,就 会枯萎。

我们倾向于有罪地信任依赖彼此,以及过度地惧怕彼此。 我们的行为就好像受造物是神而不是人,是灵而不是血肉。因此, 我们的惧怕放大和抬高了受造物,把他(可以说是)放在神的圣 殿中和宝座上。神斥责他百姓的这罪说:“惟有我,是安慰你们 的。你是谁,竟怕那必死的人?怕那要变如草的世人?却忘 记……创造你的耶和华?”(赛 51:12-13a)。显然,惧怕抬高了 人,却贬低了神。惧怕使人过度关注某人有害的能力,却忘记神 拯救的大能。这样一来, 一个像虫和草一样会灭亡的凡人,使那 铺张穹苍、立定根基之神的伟大荣耀黯然失色。

基督告诫他的门徒要谨防这种恶。“那杀身体、不能杀灵 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 怕他”(太 10:28)。要谨慎,不要惧怕任何一个人,仿佛造就或 毁坏你的权力在他手中——仿佛他愿意或喜悦拯救或毁坏你。不 要害怕那些只能伤害你身体的人,好像他们可以诅咒你的灵魂;不要把神的主权和不能传于人的权能归给任何生物。

惧怕的影响

惧怕的罪性在于它会扰乱心灵,使我们无法履行应有的职责。有时,惧怕会使人陷入疯狂,使他们的思想陷入混乱,以至 于他们的恩典或理性几乎无法发挥支撑或缓解作用。在极度的惧 怕下,恩典和理智就像上过头的手表发条,一动不动。

在惧怕的日子里,像约沙法这样心志坚定的人是很少见的。 “有人来报告约沙法说:‘从海外亚兰那边有大军来攻击你,如 今他们在哈洗逊·他玛,就是隐·基底。’约沙法便惧怕,定意 寻求耶和华”(代下 20:2-3a)。“定意”的意思是,他在极度可 怕的惊恐中坚定心志、专心祷告。这样坚定而平和的心态很难得 一见。大多数人就像先知所描述的那样,当敌人围攻耶路撒冷时, 他们的欢乐变成了恐慌(赛 22:2-3)。合城都噪动不安。有人爬 上房顶,有人躲起来,有人哀哭。在敌人的刀剑触及他们之前, 很多人就因惧怕灾祸而死。没有一个人躲进衣柜里去寻求神。这 座城市充满了“骚动”,唯独没有祷告的声音。惧怕使他们向山 呼喊,而不是向神呼喊(赛 22:5)。最有信心的人在最平静的时 候也很难保持时刻专注、完全不分心。在惧怕的骚动中,要难上 一千倍。

惧怕的力量

惧怕的罪恶在于它使人倾向于使用罪恶的手段来逃避危险。这使他们落入试探之中。“惧怕人的,陷入网罗”(箴 29:25a)。撒旦撒开了网,而惧怕把人赶入网中。惧怕使亚伯拉罕,一个伟 大的信徒,陷入欺骗的网罗。这极大地损害了亚伯拉罕的信仰的 声誉,因为异教徒亚比米勒斥责亚伯拉罕实属奇怪(创 20:9)。 神也因为这种恶责备他的子民。“你怕谁?因谁恐惧?竟说谎, 不记念我。” (赛57:11a)。惧怕导致双重谎言:一个在语言上, 一个在行动上。虚伪是行动上的谎言——实际的谎言。教会历史 中充斥着利用惧怕欺骗人的可悲案例。撒旦使用这种有力的武器 使人被他的试探所胜。

对神的惧怕

有一种神圣、值得称赞的惧怕,它是我们的珍宝,而非折磨。它是灵魂的主要装饰,因为它的美好和完全,而不是痛苦或 罪恶。自然的惧怕是灵魂纯洁而简单的情感。罪恶的惧怕是灵魂 混乱而败坏的情感。但对神怀有儿女的敬畏是圣化的自然情感, 它被更新改变,并被洗净归入属灵恩赐的名下,具有属灵恩赐的 性质。我们的主题经文中也提到了这种惧怕。它是神开出的对抗 罪恶惧怕的解药。它吞噬肉体的惧怕,就像摩西的蛇杖吞了术士 的杖(出 7:12)。日夜生活在对人的惧怕中是最糟糕的审判之一 (申 28:65-67),但“终日”生活在对神的惧怕中是最甜蜜的恩 惠之一(箴 23:17)。惧怕人使我们的年岁减少,但敬畏神会延长 我们的年日(箴 10:27)。惧怕人是灾祸和痛苦的源泉,敬畏神则是生命的泉源(箴 14:27)。惧怕人使人陷入罪恶(箴 29:25), 敬畏神则使人远离恶事(箴 16:6)。

这种敬畏是神因恩慈在人的灵魂中植入的习惯或准则,使 人对神的眼目保持一种神圣的敬畏。因此,这种敬畏使人愿意做 神所喜悦的事,避免做神所禁止和厌恶的事。这个定义有四个部 分。(1)神将这种敬畏植入人的灵魂,使其成为一种永恒不变的 习惯。因此,它不是我们内心的自然产物,而是超自然的灌输和 植入。“【我要】使他们有敬畏我的心”(耶 32:40)。惧怕人是 自然的本性,敬畏神则是完全超自然的作为。(2)这种敬畏使灵 魂敬畏神的眼目。“我的心畏惧你的言语”(诗 119:161b)。做 惧怕人的仆人当受责备,但做敬畏神的仆人当受赞美和荣耀。(3) 这种敬畏使我们愿意做神所喜悦的事。因此,敬畏神和行义密切 相关(徒 10:35)。如果我们敬畏神,我们就不敢忽视他的命令。 如果我们的心深深敬畏他,这将使我们在深刻的舍己中顺服他、 履行我们的职责。“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为你没有将 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创 22:12b)。(4) 这种敬畏吸引我们,并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能够避开神所不喜悦 的事。约伯拒绝触碰神所禁止的事。因此,神用极高的评价来表 彰他,说他“敬畏神,远离恶事”(伯 1:1b)。

以上就是惧怕的类型。

@RTF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