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章 真悔改的本质 A
接下去我要描述福音里的悔改。悔改是上帝的灵的恩典,叫罪人内心谦卑降服,生命有可见的改变。再详细解释一下:悔改是属灵的药方,含有六种特别的成份:
1.知罪
2.为罪忧伤
3.认罪
4.以罪为耻
5.恨罪
6.离罪差了任何一项,就失了它的特质。
第一项成份:知罪
基督治疗的第一步是开人的眼(徒26:18)。浪子的故事中,浪子悔改最值得注意的是“他醒悟过来”(路15:17)。他看清楚自己是个罪人,彻头彻尾的罪人。人归向基督以先,必须醒悟过来。所罗门论到悔改之道,也以这个为首要条件:“他们若在掳到之地想起罪来,回心转意”(列上8:47)。人必先知道自己的罪,知道心灵的顽疾是什么,然后才会真正谦卑降服。上帝起初最先创造的是光;同样,悔改的人最首要的是得光照:“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弗5:8)。眼睛的功用是视力和流泪,必先看见罪,才会为罪流泪。
因此我认为若不先知罪,人不可能悔改。很多人洞悉他人的错失,以为自己心地良善,却完全看不见自己有错。两个人同住一起,同吃同喝,却互不相识,你说奇怪不?罪人也是这样。他的身体与灵魂住在一起,一同工作,可是自己竟不认识自己。他不认识自己内心的光景,也不知道自己与地狱同行。人用面纱遮掩了自己的无知与自我中心,也同样遮掩了自己看不见的灵魂残缺。魔鬼像养鹰者待鹰一般待人,用套子封盖头部,使他盲目下地狱:“刀必临到……他的右眼上”(迦11:17)。人对世上的事看得很透彻,但心灵的眼却迟钝不灵。他看不见罪的丑恶,刀临到他的右眼。
第二项成份:为罪忧伤
“我要因我的罪忧愁”(诗38:18)。安波罗修(Ambrose)说忧愁是灵魂的苦涩。希伯来字“忧愁”,表示“灵魂犹如被钉在木头上一般”。因此,这节经文实在描绘了真正的悔改:“他们必仰望我,就是他们所扎的,必为我悲哀”(迦12:10),他们感受到十架的钉子刺透肋旁。人悔改而没有忧伤,就如女人生产未经疼痛。人未经怀疑便相信,他的信心值得被质疑;同样,悔改而未经忧伤,他的悔改也值得被怀疑。
殉道者为基督流血,悔改者为罪流泪:“(她)站在耶稣背后,挨着他的脚哭”(路7:38)。看这容器怎样倾倒下来,她心中的忧伤也从眼里倾流。祭司洗濯用的铜盆(出30:18),正是这样的双层洗濯盆:基督宝血的洗濯盆,凭信把我们洗净;眼泪的洗濯盆,在悔改时把我们沐洗;真正的悔改,必然激动心灵进入忧伤的景况。人能痛哭流涕,要感谢神;雨天是好的,因他知道他不会后悔这悔改。忧伤的饼虽然味苦,却使心坚强有力(诗104:15;林后7:10)。
为罪忧伤不是表面的,乃是圣洁的苦楚,圣经里称之为破碎的心:“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诗51:17);也是撕裂的心:“你们要撕裂心肠”(珥2:13)。还有其它字眼:“拍腿叹息”(耶31:19),“捶着胸”(路18:13),“身披麻布”(赛22:12),“拔了头发和胡须”(拉9:3)。这些都是内心忧伤的外在表现。这样的忧伤为的是:
(1)以基督为至宝。基督对困扰的心灵是何等宝贵的救主!这时,基督真正是基督,怜悯真正是怜悯。人心若未充满懊悔,就未适合基督进去。试想一个人伤口鲜血涌流之时,最欢迎的就是手术医生来到!
(2)把罪驱除。罪带来忧伤,忧伤却能铲除罪。从上帝来的忧伤是良药,能把心灵的毒素辟除。有人说葡萄枝子的蕊汁,可以治疗痲疯病。同样,悔罪者流的泪水,也能医治罪的痲疯病。咸泪水能杀除良心的害虫。
(3)带进持久的安慰。“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诗126:5)。悔罪者在湿泪中撒种,却收割美味。悔改把罪的恶瘤破除,心灵才得以安舒。哈拿痛哭之后离开,不再忧伤(撒上1:18)。神因人的罪搅动他的灵魂,正如天使搅动池子一般(约5:4),为要叫人得医治。不过,不是所有忧伤都印证真正的悔改。真假忧伤的分别,犹如甜美的春泉与咸涩的海水的分别。使徒说“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林后7:9)。到底如何按照上帝的旨意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