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 Content
汤姆·华森《悔改真义》
About Lesson

1.前言

吕沛渊

ThomasWatson是十七世纪的清教徒大师,当时英国著名的属灵领袖。他早年受教于康桥大学的以马内利学院,以优异成绩毕业,出任伦敦市Walbrook的圣司提反(St.Stephen’s)礼拜堂的牧师。在其近十六年的牧会其间,因为敬虔博学热诚爱主,广受会友爱戴,教会经常座无虚席。但因英王查理二世于1662年颁布了“统一法案”(ActofUniformity),厉行国教化政策,Watson与其他不从国教者被禁讲道,褫夺牧职且被捕下狱。后获释出狱,虽逼迫依旧,仍在“地下教会”传讲信息。1672年“宗教宽容”之后,他获准可在“克劳司比厅”(CrosbyHouse)讲道。自1675年起,他与StephenCharnock(另一位著名的清教徒大师)共同成为“克劳司比厅”的牧师,直到Charnock于1680年离世为止。约于1689或1690年间,Watson返回了爱塞克斯(Essex)。某日,他于暗室祷告中,离世与主同在。

Watson出版了一些讲章与著作,论及生活实践,都是深入浅出的灵修上品,可惜甚少译为中文。感谢主,其名著ABodyofDivinity已于1998年译为中文面世(书名《系统神学》,台北:加尔文出版社)。此书系根据《韦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WestminsterShorterCatechism》系列讲章编纂而成,司布真称赞此书为“清教徒著作中之瑰宝”。

《悔改真义》(TheDoctrineofRepentance),是汤姆华森第二本中文译作,对华人教会,实乃一大福音。此书原著于1668年,距今已三百多年,然而对于今日教会而言,却仍是痛下针砭的良方。今日社会对“罪”麻木不仁,教会对之轻忽宽容;成功神学大行其道,自我中心偏行己路。环顾讲坛信息或属灵书刊,甚少提及圣经所教导的“悔改”。认识“悔改”的真相,并且亲身经历“悔改”,是基督徒的生命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主耶稣说:“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加福音十三5),这是生死攸关之事,所以我们要认真研读圣经,认清什么是真正的悔改!

在本书中Watson根据圣经,详述“悔改”的真义。他首先说明悔改的重要与急需,并指出“假悔改”的仿冒,及“真悔改”的六大要素:知罪、忧罪、认罪、耻罪、恨罪、离罪。接着,陈述“悔改”的必须,呼吁读者真心悔改;并解明悔改的动因,强调悔改要及时不可拖延。然后,从哥林多后书七11讲明悔改的七个果效,及所带来的安慰;并且剖析拦阻人悔改的十大障碍,提出悔改的实际方法与步骤:认真面对、比较悔改与不悔改的后果、决心离恶、恳切祈求、认识神的圣洁、专心信靠神。最后,Watson以诗篇126:6作为全书结语:“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Watson熟悉圣经,洞察人性,以简洁有力的笔调,深入浅出阐明“悔改”的真理。本书实系不可多得的灵程指引,历久弥新。对二十一世纪的教会来说,真是发聋振聩,唤醒神的儿女归回圣经,真心悔改。愿全能的主使用此书,帮助华人教会在这末世忠心传讲“真悔改”的福音,领人归主,直到主来。

 

给读者的信

汤姆·华森

亲爱的基督徒读者:

圣徒今生有两大恩惠是绝不可少的,就是信心和悔改。他凭这两扇翅膀,飞向天堂。信心和悔改保存人属灵的生命,犹如热量及适宜的湿度,保存天然的生命一样。我在本书中讨论其中一个恩惠,就是悔改。

教父屈梭多模(Chrysostom)认为在Arcadius大帝面前,最适宜宣讲的信息,便是悔改。奥古斯丁睡卧在床的时候,请人把悔罪诗篇抄录在他面前,经常细阅,纵泪满面。悔改,永远不会不合时;它正如工匠的工具,战士的武器,随手派上用场。若我的想法不错的话,现今时代所需要的,是一些实用的指南,过于争议辩论。

我起初原想把这些默想的内容,埋藏在书桌里,让它悄然寂灭;可是,又深感这时代极需要这样的信息,故此打消了原先的决定,把它展示供人审阅。

悔改有排垢清洗的功用,不要惧怕这一服药方。正如屈梭多模(Chrysostom)说,要击打你的灵魂;击打它,这一下能救它免死。我们对罪若有更多的创痛,眼眶更涌出泪水,那就再好不过了。那样,我们便清楚看见神的灵在悔改的泉水运行,虽然波涛起伏,却清澈纯净。泪水的滋润,使罪干枯,使神的怒火消灭。悔改,使敬虔得以滋长,开怜悯的窗户。我们起步归主时,心灵痛悔愈多,日后的悔意愈少。

信徒啊!你苦恼愁烦,是否为了其它事物,而不是为了罪?属世的眼泪洒在地上,惟有敬虔的泪保存在瓶子里(诗56:8)。千万别以为敬虔的眼泪是多余的,不必要的。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说他出生在世,就是为了悔改,别无其它目的。罪若不被淹没,灵魂则被焚。不要说悔改难若登天,凡卓越的美事,必然要竭力追求。一个掘金的人不会因为流汗而停工。穿过困难进入天堂,胜于舒舒服服往地狱。被定罪沉沦的人,是否不惜任何代价求神派使者来宣告神的怜悯,悦纳他们的悔改?他们的叹息呻吟如雷响,传达天上,泪水如何泛滥,可是已经太迟了。他们的眼泪只可以为自己的愚昧而流,再也得不到怜悯了。因此,朋友,当我们还在坟墓的这一边,就当与神和好!明天说不定就是生命的尽头,今日就悔改吧!我们该效法古圣,鞭策灵魂,牺牲欲望,披上麻衣,指望得到白袍。彼得曾在泪水中浸浴,敬虔的女士保拉(Paula)(耶柔米Jerome笔下的人物),像乐园的小鸟,在罪恶的灰尘中自卑痛悔。除了个人的差错之外,全地都沉溺在可怖的境况中,呼唤我们献上眼泪。忠贞纯洁,非不复存?这个时代,正如先前在诸省中做王后的(哀1:1),其它国家的禾捆围着我们的禾捆下拜(创37:7),可是,我们的荣耀岂非如鸟飞去了(何9:11)?前面还有什么严酷的遭遇,我们无法预知,但星云浓雾即已升起,恐怕雷轰即将临到。这一切岂不该唤醒我们,激起谦卑俯伏的灵?天风已四方八面吹来,我们岂可仍在桅杆顶上沉睡?啊!愿我们眼中的瞳人流泪不止(哀2:18)!

我这序言不再多说了,但求神祝福这本册子,让它如箭射出,虽然像无的放矢,也能指向标竿,置罪于死地,这是我深切祈愿的。

我是你灵魂幸福的祝祷使者ThomasWatson1668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