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除了向忠心跟从耶稣的人传达祝福的意愿,也向那些对基督不忠的人发出咒诅的威胁,以此表明他的目的。
咒诅的威胁
只举一个例子,请听耶稣在启示录3章16节向老底嘉教会发出的威胁:
你既如温水,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启示录3章16节)
这些话强烈告诫约翰的读者,要为他们的罪悔改,过积极顺服耶稣的生活。从基督的口中被吐出去的威胁,生动地警告说,公然背叛耶稣,要带来上帝的咒诅。
约翰把这种威胁包括在内,为的是他起初的读者带着对上帝咒诅的意识,读接下来关于异象的经文。约翰身为一位作者,多次突出强调这些咒诅,为要告诫信徒,无论他们是真是假,都要为他们的罪悔改。
例如在几处地方,约翰的异象描述了落在拜那兽的那些人身上的惩罚。在启示录14章,这些拜偶像的人被扔在上帝的酒榨中遭践踏。在16章他们受疾病折磨。在19到21章,他们在火湖里被焚烧。这些异象是对小亚细亚各个教会中假信徒的真实威胁,但是,它们也鼓励真信徒避免这些导致上帝审判的行为与态度。
启示录里审判的警告具有两个目的。一方面﹐对于那些坚忍站立﹐忍受苦难的信徒﹐他们的存在显示上帝的应许﹐即使公义似乎迟延来到﹐并不表示就不会来到。最终有那么一天﹐那些迫害基督徒﹐让他们受苦﹐或是杀害基督徒的人﹐会有公义的审判临到他们。另一方面﹐第一世纪的教会也如现今一样﹐很容易受周围的文化所吸引。启示录17章﹐约翰的异象里提到的巴比伦大淫妇﹐她身上穿着华美的衣服﹐吸引人们的眼目﹐手中的酒杯里是圣徒的血﹐即使我们知道﹐荒淫无道的她代表暴虐带来的奢华享乐﹐可是难免还是可能受诱惑。我们也看到﹐启示录2和3章里﹐约翰为了他们而书写这卷书的那些教会﹐也是受那时文化的诱惑影响。因此﹐那是一个严肃的警告﹐要信徒们不要被文化的影响或是眼目的迷惑﹐而偏离真道。
––丹尼斯•约翰逊博士
启示录的信息乃是﹐这个世界是一个舞台﹐其上有个巨大的属灵战争在进行着﹐我们与此争战关联的所有举动也都是重要、有其意义的﹔上帝对于这个世界有祂的目的和计划﹐而我们的生活也要与此目的和计划相配合。为此﹐那些与上帝的目的敌对的人﹐定要付出代价的﹐他们必要面临来自上帝的审判。身为信徒﹐我们则是要对上帝保持忠诚﹐因此启示录从头到尾﹐不断重复这个信息﹕要坚持﹐要坚忍﹐要坚守到底﹐因为上帝至终会得胜﹐祂是全权主治的上帝﹐即使到目前为止﹐整个情况和事情演变仿佛是朝另一个方向前进。因此﹐上帝必然要审判罪恶﹐而祝福报答那些良善的﹐这样的事实就激励我们要以忠诚之心回应祂的信息﹐相信祂的目的和计划。
––马可•斯特劳斯博士
无疑启示录里面有很多的细节对我们来说是很难理解的。然而我们可以说,它的主要含义是相当清楚的。约翰的目的,就是鼓励他的读者,即使他们受苦的时候也仍要对基督忠心。他传达上帝的祝福为要激励他们向耶稣基督尽忠,鼓励他们积极行善。他也用上帝的咒诅来威胁他们,目的是为要驱使他们悔改。启示录里面的每一个画面、象征和场景,都是使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鼓励上帝的子民忠心。如果我们心里记住这个目的,就能帮助我们明白启示录对初期基督徒具有什么样的含义,也就能够明白它对当代读者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