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了启示录的目的和细节之后,我们准备好来讲第三个主要话题:应用启示录的策略。
四、应用
我们对启示录当代应用的讨论要分成两部分。第一,我们要讨论和评判应用启示录的四种通常策略。第二,我们要提出一种使用了所有这四种通常策略中元素的综合策略。让我们首先来看应用启示录的四种通常策略。
通常策略
我们要说的第一件事,就是这四种策略每一样都有一些对人非常有帮助的地方,但是没有一样靠着自身完全够用。这情形就像古代盲人摸象的故事,每一个盲人都描述他摸到的大象的一部分,但没有一个看见大象的全体。这个故事在不同文化里有不同版本。一个人可能摸到了大象的腿,相信大象像一根柱子。一个人可能摸到它的耳朵,相信大象像一把扇子。一个人可能摸到它的尾巴,认为大象像一根绳子。一个人可能触摸它的鼻子,得出结论大象像水管,等等等等。就他们的判断而言,他们都是正确的,但是没有一个人看到整只的大象。
类似地,有很多广泛被人采用,但却不足够的解释启示录的策略。每一种策略都察看启示录里的象征,并按各自的视角加以解码。但是因为这些视角如此受到局限,每一种看法都没有看到启示录异象表现的整体画面和完全含义。
我们在这一课要察看的四种广泛采用的应用策略,可以被归纳为是过去派,未来派,历史派和理想派。对于如何解释启示录论述的时间段,异象应验的方式,每一种看法都不一样。我们要分别来看每一种观点,首先来看过去派。
过去派
「preterite」这个词指过去发生的事。相应地,过去派的策略说启示录中大部分的预言在遥远的过去已经应验了。
一种形式的过去派说,启示录是在耶路撒冷主后70年陷落之前写成,它大部分的预言在那时候之前已经应验了。另外一种形式则认为,这些异象在主后五世纪罗马帝国倒台的时候应验了。
过去派给人提供了有帮助的聚焦,把焦点放在约翰起初的读者身上。它看到详细认识启示录2章和3章七教会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这些教会经历了真正的逼迫。它以主题的方式把启示录2和3章和其余部分联系起来。过去派正确强调约翰不仅仅是为将来世代的人写启示录,基督对约翰起初读者的关心和鼓励应当指引我们如何在当代应用这卷书。大多数形式的过去派能正确理解,启示录最后的几章是讲基督将来的再来。
我们可以从这种看待启示录的方法得到许多有用的应用。例如它仍然能教导我们关于上帝品格的事情,祂赏赐义人、惩罚恶人的方法。它能帮助我们明白如何回应我们这个世界的呼声,甚至让我们以基督将来的再来作为我们的盼望。
但是,尽管过去派有这些有价值的看见,它却没有提供对启示录完整的看法。一件事就是,它经常错误设定启示文学完全写的是它当时的年代,而不是遥远的将来。但事实就是,《圣经》中极多启示性的经文是指遥远将来的事件说的,包括但以理书7到12章,马太福音24章,帖撒罗尼迦后书1章和2章。
类似的还有,过去派对「日期近了」这样表示时间的陈述解释得太过狭窄,这样的表达出现在如启示录1章1和3节,以及再次出现在启示录结尾处22章10节的这些地方。过去派坚持说,像这样的陈述不是指基督第一次来和再来之间的整段时期,即使那时候就在最后审判之前。而且,过去派一般来说不承认这时间线可以被历史上的偶然事件修改。结果就是,它倾向于忽略遥远将来的应验,只是在起初读者的处境中寻找应验。
过去派因着它对启示录解释的这种特性,就对自一世纪以来上帝国度的发展几乎没有给予任何的陈述和解释。它没有预备贯穿历史中的基督徒们,如何去面对启示录中的预言在他们各自生活年代可能的应验方式。它甚至更没让人们来预备,去面对历史上持续的殉道和不断的压迫。在这些和其他不同的方面,过去派没有让我们有机会去更全面地应用启示录给我们的教导。
这样看了过去派之后,让我们来看未来派。
未来派
未来派的观点,就是启示录中的异象一直到基督马上就要再来之前的最后危机时刻才开始应验。
未来派和过去派一样有给我们的一些见识。它说得对,启示录是朝前展望的,最主要的是展望耶稣基督再来这重大事件。我们在好像启示录22章20节这样的经文里看到这种中心性的关注。
未来派也正确展望最终审判这将来的日子,以及《圣经》其他地方,如罗马书8章19到25节所证实的,整个受造界最终得复原复兴的这个事实。
这些解释可以在很多有用的方面加以应用。它们把我们盼望放在基督将来再来、审判和受造界的更新。它们鼓励历世历代的基督徒为这个时候警醒守望。
但是,未来派虽然有这些有价值的贡献,但它忽视了启示录是怎样对它起初的读者说话的。实际上,即使约翰都按名字提到七个古代教会,具体对它们每一家说话,未来派却淡化启示录在其他任何时代中的应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今,除非他们是基督再来之前最后一代人。很难让在2章和3章提到的七教会相信,这卷书写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处境。就这样,未来派倾向让启示录看来对贯穿历史的大多数读者没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