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首先来看末世论的教义。
末世论
在约翰的时候,初期教会正经历极大的张力,因为耶稣还没有再来完成祂的工作。耶稣在地上事奉期间,已经通过开启上帝在地上国度的最后阶段,开始把救恩带给万民。但是到了约翰写启示录的时候,耶稣已经离开半个世纪了,一些基督徒开始怀疑祂到底还回不回来。所以约翰写作的一个原因,就是向读者保证,耶稣正在努力建造祂的国度,祂肯定要在将来再来,成就《圣经》所作关于祂的每一个应许。换言之,约翰写书是要解释《圣经》末世论的教义––《圣经》对末日事件的教导。
末世论这个术语是指对末后时期的研究,或者对末后之事的研究。它出自新约《圣经》希腊文ES-kah-tos这个词,通常的意思是指「最后」。传统上「末世论」这个术语主要是指《圣经》对基督再来的教导。但更近代的《圣经》学者已经使用「末世论」这个词,来指对从基督第一次来到祂再来之间整个时期高潮性特征的研究。这种对末世论更广泛的看法对应了这个事实,就是像希伯来书1章2节和彼得前书1章20节这样的经文把整个新约时期说成是末世,最后的日子和时期。
有些神学家把基督第一次降临世上与再次来到之间的这段时期﹐称为末后的世代。他们之所以统称这段时间为末期﹐因为基督第一次的来到﹐乃是末后世代的启始﹐所以神学家们有时称这是开启的末世论﹐或是已经开始﹐尚未成全的末世。基督在他第一次来临时﹐在十字架上绝对的得胜﹐以及复活的确据﹐成为对我们的保证﹐就是那些最后的应许必然都会实现。我们虽然还没有经历那些应许的全然实现﹐我们也尚未得着荣耀;但是当基督首次来到﹐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赎﹐使得这个结果是肯定而确保的。那些结局不是尚待辩论﹐待价而沽﹐或是在上帝的旨意里还不明确,而是确定的。因此,在上帝的救赎计划开展时﹐有些是信徒还没有经历到的﹐但是当基督在十字架上得胜的那一刻﹐或者说是他复活的确据﹐就确保那必然的最后结果了。因此神学家们基于这个主要原因﹐认定基督第一次来临和再次来到的救赎关联特质﹐而将这段时间总称为末世。我们正处于这个末后的时段﹐是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得胜带来的结果。
––罗伯特•李斯特博士
从旧约《圣经》的教导开始来了解新约《圣经》作者是怎样理解末后的日子,这对人会有所帮助。旧约先知预言将来的弥赛亚或基督要终结外族统治的暴政,引入上帝在地上的国度。
我们看但以理书2章44节:
当那列王在位的时候,天上的上帝必另立一国,永不败坏;也不归别国的人,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这国必存到永远。(但以理书2章44节)
但以理在这节经文中教导,上帝的国要击碎敌对的国和王,建立上帝在全地之上的永远的统治。在但以理书7章13和14节,先知继续说这样的国度要通过人子,那也被称为弥赛亚或基督的作为带到世上。
像但以理书的那些预言性经文使得第一世纪的犹太人神学家把历史划分成两大世代:罪、苦难和死亡的现今世代或这个世代;以及将来世代,那时上帝要完全摧毁祂的仇敌,最终祝福祂的百姓。
在但以理之后的几个世纪当中,以色列继续与异教的帝国和外族的君王争战,犹太人神学家越来越盼望弥赛亚的到来,结束现今世代,引入那将来世代。
显然的﹐当上帝在旧约时代与祂的子民同工时﹐总是让他们带着盼望﹐期待那将要来的君王﹐那要来的弥赛亚﹐最后的大祭司﹐最后的末世先知﹐最后的大君王。整本旧约都是在期盼这个人物﹐或是这个事件的来到。因此我们发现﹐到了新约时代﹐新约《圣经》的作者们震惊的发现﹐在他们生平里﹐所目睹面对的事实﹐正是整个旧约所期盼事件的成就。因此新约不是暗示﹐而是清楚显示﹐世界的历史乃是分成两个部份﹕带着期盼的世代﹐和成就应验的世代。
––大卫•伽拿博士
耶稣本人在祂的传道中,经常使用这种基本的两个世代的历史观。例如祂在像马太福音12章32节,马可福音10章29和30节,以及路加福音20章34和35节的地方,讲到现今世代和将来世代。但耶稣也引进了对这两个世代的一种新的视角。一方面,祂继续把将来世代看作是将来的事情,但另一方面祂也讲到,就在祂自己的日子上帝的国度来到了。换言之,祂教导说,在祂的日子,历史的两个世代开始重叠。将来世代已经开始,虽然现今世代或这个世代还没有结束。按照耶稣的教导,信徒已经生活在上帝的国度里,已经享受它的许多福气。
请听耶稣在马太福音12章28节的话:
我若靠着上帝的灵赶鬼,这就是上帝的国临到你们了。(马太福音12章28节)
耶稣胜过魔鬼的势力,这证明了祂已经开始、开启上帝在地上国度的最后阶段。
新约有好几处经文讲到末后的世代﹐而且这些经文的上下文都显示末世已经在第一世纪时就开始了。例如彼得在使徒行传1章17节﹐引用约珥书所说的﹕「在末后的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他在讲的是五旬节那天所发生的那些事情。因此,早期的基督徒理解到一些现今的基督徒所遗忘的事实﹐那就是上帝的国度不只是将来的﹐也因着那要来国度的君王已经来到﹐未来已经进入历史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读到新约里这样的经文﹐例如加拉太书1章4节讲到﹐他要救我们脱离这罪恶的世代。或是哥林多前书2章9-10节﹐保罗在那里说道﹕「上帝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只有上帝借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还有哥林多后书﹐和以弗所书1章﹐保罗用了一个词语﹐在商业文件上﹐其意思指的是首期付款。他说我们已经借着领受圣灵﹐而得着我们未来产业的首期付款了。我们已经预尝未来世界的样式﹐因为我们不只是期待一个未来的复活﹐或是未来的弥赛亚﹐未来的君王﹐而是期待一个已经来过的君王要再次来到﹐他已经从死里复活了﹐就我们而言﹐因为已经有所预尝﹐我们必须活得像将来世代的子民﹐要在现今世代就活出将来世代的样式﹐也让这个世界预先领受到天国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
––柯瑞格•凯纳博士
贯穿基督在地上事奉期间,上帝正带来对祂仇敌的最后击败,以及对祂百姓的最终祝福。祂的国正冲进这个邪恶的世代,这国正在拯救上帝的百姓,确保他们将来要得着祝福。正如我们刚刚在马太福音12章28节看到的,这种拯救在基督的时候就开始了。我们在像路加福音16章16节,17章20和21节,约翰福音3章3节这样的经文里看到这同样的主题。在目前的时候,这国继续增长,正如我们在马太福音13章24到30节,36到43节,以及路加福音19章11到27节看到的那样。这国要在将来,基督再来的时候得以完全或圆满,正如耶稣在像马太福音16章27,28节,24章44到51节,以及25章31到46节这样的经文里教导的那样。
这种两个世代的末世论观点,在使徒保罗的作品中特别明显。一方面他证实这个罪与死的现今世代仍然存在,例如他在哥林多后书4章4节,把撒但说成是这世代的神(新译本)。他在哥林多前书1章20节讲到异教哲学家时,说他们是今世的辩士。而且保罗使用了后来的世代这样的说法来指最后的审判和祝福要临到人类的将来世代。我们在像以弗所书2章7节,提摩太前书6章19节的地方看到这一点。他在以弗所书1章21节明确把这两个世代进行了对比。
另一方面,保罗也教导说将来的世代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来到。例如在哥林多前书10章6节他写道,各个世代的应验已经在基督里来到了。在歌罗西书1章13和14节,他说信徒已经被带领进入到基督的国度里。
耶稣和保罗教导的末世论观,有时被称为是开启的末世论,因为它说将来的世代已经开始,或已经被开启了,但还没有完全临到。耶稣在祂第一次降临期间开启了上帝的国,但是祂没有完全废除掉这个现今世代。自从那时候以来,两个世代的各个层面已经彼此并列共存。结果就是,信徒已经经历到将来世代的一些祝福,但直到耶稣再来,将来的世代圆满时,我们才会经历到它所有的福气。
按照那时犹太人的末世论,当弥赛亚或基督应该引进新的世代时候,祂要戏剧性地以高潮终结这个罪与死掌权的现今世代。但是,耶稣没有这样做,这就让很多人怀疑祂到底究竟是不是真的弥赛亚。这是为何新约《圣经》的作者们花了很多了精力,解释上帝的国度是按着不同阶段来实现的原因之一。不错,这个变化是令人吃惊。但是,耶稣大能的神迹和真实的见证足以能够证实,祂正是在宣讲真理,上帝其实就是刻意用似乎这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将祂的国度带入这个世界。基督再来的时候,这邪恶的世代要全然终结,将来的世代要带着它一切完满的丰盛临到。直到那时,两个世代的各个层面彼此将并肩共存,彼此重叠。
那么,约翰写启示录的时候,这种末世论的观点对他有怎样的冲击呢?为什么这种具体的神学观点对他和对他的读者来说如此重要?
在约翰写启示录的时候,小亚细亚的众教会正面一种在他们信仰方面看似相互矛盾的地方,活在与其挣扎之中。一方面,他们相信上帝在历史上作王,基督已经胜过目前这个邪恶的世代。耶稣已经来拯救所有相信祂的人,以此应验了旧约《圣经》的盼望。
但是,另一方面,小亚细亚的教会要面对这个现实,就是邪恶在他们的世界里大行其道。结果就是他们要面对一些非常艰难的问题,比如:「如果救恩已经在基督里临到,为什么世界仍然在试探基督徒去犯罪?」「如果基督已经作王,祂为什么不救我们脱离对我们的逼迫?」当然还有其他的问题,比如:「所有这些试炼什么时候会结束,它会怎样结束?」而这些问题以这样那样的方式,都与末世论相关。它们正是启示录这卷书要回答的这类问题。
约翰清楚知道由于新约《圣经》对末后日子展望带来的张力。他写启示录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帮助基督徒面对这个张力。在他写的这卷书中,他一贯地鼓励读者在两方面得胜的光照下看待这种张力。第一,他呼吁他们注意耶稣已经取得的对现今世代的胜利。
基督通过祂的受死、复活和升天,已经为每一个真正相信的人牢固得着内在、灵里的得救。像启示录1章18节的地方庆祝了这种起初的得胜,在当中基督宣告祂已经从死里复活,不再死,5章和12章也庆贺这得胜,反复讲到基督通过祂的受死与复活得到的权柄和能力。
约翰强调的第二个得胜,是基督再来时要取得的最终胜利—这得胜要导致上帝仇敌完全被摧毁,万物都要得到更新。这种最终的得胜表现在像启示录1章7节,贯穿在19和22章的地方。
约翰要他的原本读者知道,耶稣基督确实已经就像旧约《圣经》预言的那样,击败了罪恶、苦难和死亡的权势。约翰以此为基础,也鼓励他的读者去相信,耶稣要再来完成上帝的审判和拯救。
我们要来思考﹐上帝国度为何有这样未曾预期的延迟﹐这种情况如何影响启示录原本的读者和听众们﹐如何影响那些人生命的展望。基督已经升天﹐福音书见证了这个事实﹐使徒们也见证这点﹐福音书的一些事件﹐以及使徒保罗也被认为有提到基督快要再来的事情﹐因此那些第一世纪的基督徒也公开宣称基督是主。然后,开始经历逼迫﹐苦难﹐甚至日常生活的艰难﹐经济上的剧变﹐被排挤﹐他们不禁怀疑﹐耶稣再来的应许是否是真的?还是不可能实现了?
这是关乎他们要如何响应目前的情势﹕他们必须在信心里稳妥站立。知道基督已经克服一切困难﹐并且得胜。而且正如启示录第4和第5章所显示的,上帝正在至高宝座上全权掌管整个宇宙。从这个宝座上﹐上帝治理一切。所有事情的发生都在祂的能力掌管之内﹐也是出乎祂的旨意﹐祂的允许﹐也是祂主动能控制的。因此,祂是要借着第一世纪的基督徒所承受的苦难和他们在信心里坚忍持守﹐让人们因为看到这坚忍信心的见证﹐而被吸引﹐来归向得胜的基督。
––麦克尔•葛罗道牧师
让我们首先来看末世论的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