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 Content
太古历史
About Lesson

 

对称性

先把这段经文的四大分段存记在心,现在我们可以更仔细来看创世纪 2:4- 3:24 这段经文,研究一下它所呈现出来的戏剧性的对称。摩西籍着在这些段落中不同要素的并列对照,来表明他故事里的主要关注点。在探讨此段经文的对称性的时候,我们要先看开头与结尾两段叙述之间的平衡,然后再看两段中间部分的经文中彼此的对称。让我们首先来看这段经文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与结尾两段

我们发现创世纪 2:4-17 和 3:22-24 这两段经文,至少在三个重要的方面呈现出强烈的对比。

第一个对比是地点。在 2:8 故事一开始,神把亚当放在乐园中。使他在一个充满了神祝福的地方生活和工作。有美好的菜蔬,供应生命需要的河水,金银宝石在四面环绕。相对的,到了 3:24 故事结束的时候,神把亚当和夏娃赶出乐园外。这个地理环境上的对比清楚的表明出人类生活在地上最理想的地方是在伊甸园里面。

第二个区别是这两段经文的中心:就是园里特别的树。在 2:4b-17 提到两棵树: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但是到了 2:16 重心就移到其中的一棵,就是分别善恶的树。这棵树具有给人类在经验上分别善恶的能力;可以开他们的眼睛,使他们看见前所未见的事。

相对的,在 3:22-24 故事结尾的描述中,神不再关注那可分别善恶的树,却单单提到生命树。这棵树具有给人永远生命的能力。但是神却驱逐亚当,不许他靠近这棵树。这个对比清楚的表明人类已经失去了曾经拥有住在园里往来的自由、享受各样福气的权利,直到神定意恢复的时候。

这故事开头和结尾的第三个区别在于神给人类的使命。在 2:8 首先看见神任命亚当在园里做蒙福的工作,没有痛苦,也没有困难。而在 3:23,神把亚当和夏娃赶出园外,并惩罚他们在园外做繁重体力的工作。这个对比为这段故事提出一个主要的观点。人类不但失去了伊甸园里美妙的生活,并且被判定只要一天活在乐园外面就必定会有困难重担。

创世纪 2-3 章开头和结尾的两段经文之间的这三个对比,提醒我们注意这个故事里一些很重要的层面。摩西记载在远古的时代,人类的状况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神原本定意要人类住在乐园里。但因为亚当和夏娃所犯的罪使他们陷入困难和重担里面,远离了赐人永生的生命树。我们看见这些对比正好说明了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前往应许地的时候他们的处境。以色列人远离伊甸园,在埃及地承受严酷的奴仆生活。他们非常需要重新得著神在伊甸园所赐的祝福。

两段中间部分

明白了故事外围部分的首尾两段之间的对应以后,我们要把注意力转移到故事中间部分的两个段落(2:18-25 和 3:1-21)。这中间的两段填补了开头和结尾之间的间隔,并且它们也至少在三方面各自形成不同的对比。

一个对比针对人与神的关系。在第二个阶段里我们看见亚当与神之间是一种和谐的关系。2:18 神表达他对亚当的关怀,赐给他一个完美的配偶夏娃。从这里让我们看到一幅神人之间亲密而和谐的图画。然而在第三部分的叙述中,不和谐却取代了神人之间原本的和谐。亚当和夏娃违背了神的命令。3:8 说:“他躲避耶和华”。神也生气的责问亚当和夏娃。

第二个对比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上。在 2:18-25 这第二阶段,亚当和夏娃生活在一个完美幸福的光景里。在 2:23 亚当谱写了圣经中第一首爱情诗;他说夏娃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他们生活在一起赤身露体并不羞耻,然而,相反的,在 3:16 神却对这种关系宣告了一个咒诅,说:男人和女人将要不断的彼此争战; 女人要恋慕她的丈夫,丈夫要管辖她。这些话说明了亚当和夏娃的罪不仅破坏了他们与神之间的关系。也破坏了彼此的关系。从那时开始,人类的关系就一直存着困难和争斗。

第三个对比表明在人与邪恶的关系上。在第二阶段的故事中,邪恶是不存在的。亚当与夏娃纯洁无暇,远离邪恶的势力。然而到了第三个阶段,人类却落为蛇的掠物,开始长期活在与邪恶争战的状态中。虽然在 3:15,神应许夏娃的后裔有一天要打败这蛇,但他却没有让亚当和夏娃立刻就得胜。

第二和第三阶段的这些对比帮助我们了解摩西的著述中几个主要关注点。摩西描述亚当夏娃的方式与以色列人的经历息息相关。他们的生活渐渐被罪侵蚀毁坏,使得神与人之间和人类彼此之间的关系遭到破坏。不但如此,摩西和以色列人知道他们每一天都必须像亚当和夏娃一样仰望等候,直到神带领他的百姓胜过罪恶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