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 Content
摩西五经
About Lesson

既然介绍了亚伯拉罕生平的基本段落,我们现在可以开始探讨这些单元是如何统合成一体的。亚伯拉罕的故事如何合而为一?它们是在什么样的逻辑之下组合而成的呢?简单的说,亚伯拉罕生平的故事段落成组地环绕在几个特定的主题,这些段落组形成了五个对称或是平衡的步骤。

首先,正如我们所预期的,摩西记载的这位以色列先祖生平的开端,是从亚伯拉罕的背景以及早年和上帝相遇的经历说起。这一个段落的故事包括了:亚伯拉罕蒙上帝眷顾的家谱、他一无所成的父亲、他的迁徙到迦南。这些章节透过他的家庭背景和他起初迁居于应许之地来说明,亚伯拉罕是怎样走进他和上帝特别的关系之中的。

亚伯拉罕生平第二组的段落集中在亚伯拉罕早年和其他族裔的交往关系之上,这些接触见于第十二章十节到第十四章二十四节。其中包括:他从埃及被拯救出来、他与罗得发生冲突、以及他救回罗得这些段落。这三个段落之所以自成一体,是因为它们主要的关注焦点其实都在亚伯拉罕和几个族裔的代表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这些章节之中,这位以色列的先祖主要是和以下的这些人斡旋:埃及的法老王、他的侄子罗得、入侵的诸王、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王、以及撒冷王麦基洗德。

亚伯拉罕生平第三段也是最核心的部分集中在亚伯拉罕与上帝立约的关系,记载见于第十五章一到第十七章二十七节。这个部分先祖的生活包括三个段落:上帝给亚伯拉罕约的应许、亚伯拉罕因夏甲而失足、以及圣约对亚伯拉罕的要求。

第四段,包括第十八章一节到二第十一章三十四节,转向亚伯拉罕晚年和其他族裔的交往关系。这些章节之所以自成一体,是因为它们聚焦于亚伯拉罕和其他族群的互动关系上。我们看到亚伯拉罕和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关系、我们看到亚伯拉罕为亚比米勒代求;亚伯兰、以撒、和以实玛利;以及亚伯拉罕和亚比米勒的盟约。

这四个段落进一步说明了这位以色列的先祖如何和罗得以及他的家人相互互动,乃至他如何和所多玛和蛾摩拉居民、以及非利士人亚比米勒互动往来。

正如我们所预期的,见于第二十二章一节到第二十五章十八节的第五段也是最后的一段先祖生活,处理的是亚伯拉罕生平近乎尾声时所发生的事,特别是他的后嗣和他的去逝。这里记载了上帝如何试验他。这里记载亚伯拉罕买下埋骨的地业。这里也记下亚伯拉罕如何为他的儿子以撒寻得妻子。同时这里也记下了亚伯拉罕的死。这些章节把焦点放在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和儿子以撒(亚伯拉罕的真正的嗣子)的身上,把他们放在亚伯拉罕其他的妻子和儿子之前。

由于亚伯拉罕生平故事的段落相对而言是彼此独立的,所以许多人第一次读到亚伯拉罕的生平故事时,他们往往有一种从一个事件漫无目标的漂到另一事件的感觉。读起来摩西似乎是一会儿提到这个事件、一会儿提到那个事件,仿佛毫无预先构想一般。但尽管有这样的第一印象,亚伯拉罕生平的故事其实是以一批或一组彼此共有一个中心主题的段落组织而成的。上面的五步大纲揭示出摩西事实上规划了要讲述有关亚伯拉罕生平的内容。拉大尺度的来看,亚伯拉罕生平故事的记录像一个前后对称的戏剧,每一个部分都和另一个相对应的部分彼此对称。

在第十一章十节到第十二章九节中,我们发现作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亚伯拉罕的家庭背景和他一开始和上帝相遇后的经历。相映对称于这个一开始的重点,第二十二章一节到第二十五章十八节的收尾的材料则把注意力放在亚伯拉罕晚年以及他的后代身上。

除此之外,在亚伯拉罕生平故事第二部分当中,主要是由描写亚伯拉罕与其他部落或民族的人往来互动的段子组成的。透过循环对称的手法,亚伯拉罕生平的第四部分又回到与第二部分相类似的主题,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亚伯拉罕与其他人相交的其他事例上。

最后,在亚伯拉罕生平故事的中间是关键的三章,特别把焦点放在亚伯拉罕和上帝之间所立之约。这三章构成亚伯拉罕生平的关键重心所在,同时解释了亚伯拉罕及其子孙和上帝之间所有立约关系的基本动态。

摩西以细腻的手法来铺陈叙事。他建构了以色列第一位先祖的文学图画,要让读者们注意到先祖人生中某些特定的层面:亚伯拉罕受到拣选蒙福和他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亚伯拉罕早年晚年与其他人的互动关系、以及亚伯拉罕与上帝约的关系。

我们接下来将会看到,文章的焦点之所以这样安排,目的是为了要针对以色列人的
需要,就是摩西写这个故事的原本读者的需要。亚伯拉罕生平的故事教导以色列人如何在摩西带领他们前往应许之地的路途中,跟随着亚伯拉罕的脚步。我们在研读创世记这个部分的时候,我们将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见到这个精心安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