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大概谈了什么是松散的解读方式﹐现在来看一些例子﹐是用这种方式处理启示所会带来的后果。
结果
松散的心态带来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松散的解读方式助长基督徒将许多的罪合理化。我们可以就此提出四个可能的发生。第一﹐这种心态使得基督徒容易选择弊端较少的行为﹐而不以为有何不妥﹐他们会认为就两个错误的行为权衡利弊﹐其中一个看起来似乎比另一个还来得正当。
例如一对夫妇越来越仇视对方。即使我们知道圣经谴责缺乏适当理由的离婚﹐ 也力求夫妻要彼此相爱。可是采用松散解读方式的基督徒可能会说﹕圣经对这种特 殊的事例没有明确的教导﹐而且在衡量了状况以后﹐他们可能会劝导那对夫妇离婚 ﹐胜过持续着那种仇视恼恨的关系。如果我们仔细查考圣经罗列的事实﹐目的﹐和途径﹐就会发现﹐其实圣经对这种现代社会的问题讲得相当清楚﹔最妥善的解决之道﹐在于丈夫和妻子都得顺服圣经对道德行为的教导﹐要认罪悔改﹐而且要在婚姻的盟约里学习彼此相爱。
第二﹐松散的心态使得基督徒容许圣经的诫命有不适当的例外。这种例外会发 生﹐常是因为基督徒没有看清﹐圣经的诫命除了应用于圣经所特别提及的那些情况 ﹐还可以应用于其它许多状况。例如在耶稣的时代﹐有些人认为如果他们没有在肉体上犯奸淫﹐他们就没有违 反十诫里“不可奸淫”这条诫命。这种松懈的心态﹐使他们没有看清这条诫命适用 的情况不单只是肉体的行为而已。但是马太福音 5章 28节﹐耶稣就如此纠正他们 ﹕
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他犯奸淫了。(马太福音 5 章 28 节)
若没认清与“不可奸淫”这条诫命有相关联的事实﹐目的与途径﹐我们很难会去承 认犯奸淫和动淫念都是违反神的旨意。
第三﹐松散的心态助长基督徒为圣经的诫命添增错误的保留。他们会想象一些 圣经没有指明的事实﹐目的或途径﹐然后以这些想象的保留作为不守诫命的理由。
例如在申命记 25章 4节﹐律法明申“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他的 嘴。”对圣经持松散心态的人可能就以为这节经文只适用于用牛踹谷的人。我们会 这么想﹕我又没有牛﹐因此这句经文对我不适用。可是在哥林多前书 9章 9节以及 在提摩太前书 5章 18节﹐保罗引用这条律法﹐明证基督徒的传道人要因他们的辛劳而得到酬报。在类似这样的情况里﹐松散解读方式可能使得基督徒没有将圣经诫 命的原则应用于圣经没有提及的情况里。
第四﹐松散的解读方式会让我们认为有时恶行可因好动机而得谅解。通常我们认为圣经所谈到的事实﹐目的与途径太模糊﹐或与现今情况太不相同时﹐我们就很容易以现今的动机为基准来衡量行为。例如许多人可能会宽谅一个因饥饿而偷窃食物的人。当然坦白的说﹐因饥饿而 偷窃食物﹐可能与一个想不劳而获去偷窃的人﹐在动机上有所不同﹔不过圣经仍是谴责这两者的行为。我们来读箴言 6章 30到 31﹕
贼因饥饿偷窃充饥,人不藐视他, 若被找着,他必赔还七倍,必将家中所有的尽都偿还。(箴言 6 章 30 – 31 )
总而言之﹐松散的读经方式会让人变得太过随便﹐容许人去作神所禁止的事﹐ 而看不见我们当尽的职责。它助长我们会按自己的意思游走于神的律法中﹐而且总 是会想办法避开我们当遵循的规范。
我们已经探讨了何为松散的解读方式和它带来的结果﹐对于这种错误的心态与读经策略﹐我们现在要提出一些更正方式。
更正
如同我们说过的﹐松散策略通常是因为认为圣经与现今非常不同﹐以致无法应用﹔或是认为它太隐晦不明﹐所以不适用于今日。因此要避免这些错误,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要认清圣经与现今的相似性﹐和它的清晰性。圣经一方面确保经文叙述的情况常是与我们所处的环境相似﹐可以让我们将那些规范应用于现今的时代﹔就是说圣经里的每段经文多少都能教导我们关乎现今时 代的伦理准则。提摩太后书 3章 16到 17节﹐保罗这么写着﹕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 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摩太后书 3 章 16 – 17 节)
每当我们因着情形不同﹐而认为圣经的原则不适用于现今的时代时﹐我们就需 要仔细查考与圣经有关的事实﹐目的﹐和途径以及目前生活中的事实﹐目的﹐和途径。当我们这么作时﹐必然会发现两者之间有某些关联﹐以此来帮助我们使用圣经的教导。然而就算我们发现圣经的背景情况与现今的社会有所不同﹐也不能立刻下定论说圣经不适用于今日﹔我们反而应该承认自己所知有限﹐立下心志要继续学习﹐并且从牧者或师长等人那里寻求更深的看见。
另一方面﹐就圣经隐晦不明的地方﹐圣经也教导我们经文的叙述其实是足够的清楚。如同摩西在申命记 29章 29节所写的﹕
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 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申命记 29 章 29 节)
神给予我们圣经﹐为的是让我们知道自己当尽的职责。祂的心意不是只针对当时的听众而已﹐也是为着后来的时代﹐如同在这句经文所说的﹕我们子孙的。圣经并非每个段落都清楚而容易明白﹐也没有人可以了解所有的经文﹔但圣经的叙述总是清楚到足以让我们引出当遵循的伦理准则﹐而应用在生活中。
因此,每当我们企图认为圣经里讲的不够清楚时﹐我们就得时常记住﹐出差错的是我们﹐而不是圣经经文。因此为了要纠正这样的错误﹐我们就必须再次思考查看与圣经关联的事实﹐目的与途径﹐找出它们原初的意思。有时这会帮助我们了解到圣经的教训足以让我们应用于现今生活中。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也应该承认自己的理解有限﹐而要立志继续在这方面查考学习﹐并且乐意向一些比我们更有智慧和知识的人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