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 Content
人算什么?
About Lesson

 

在看了罪的特征是违背律法之后,让我们来探索这种观念,就是罪也是没有爱。

没有爱

亚当夏娃一开始得罪上帝的时候,他们彰显出一种对上帝、对彼此爱的极大缺乏。我们犯罪时也是如此:我们的罪是对上帝和对其他人没有爱。

要明白什么是没有爱,我们开始的时候要解释爱是什么意思。爱有许多不同的概念。《圣经》讲到丈夫和妻子之间的爱,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爱公义和爱理想,甚至爱食物。但是当《圣经》从爱上帝和爱人的角度讲的时候,看来它讲的是不一样的事情。这是一种对我们圣约义务忠心的爱,一种因圣约的缘故对其他人的仁慈的爱。请思想耶稣在约翰福音14章15节对门徒说的话:

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翰福音14章15节)

只有我们所爱的那一位是对我们拥有权柄时,这爱才是正确表现为顺服。你能想象一个孩子对父母说:「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顺服我」吗?或者你可以想象对你一位朋友说这样的话吗?当然不会。朋友不能命令他们的朋友顺服自己,孩子没有对父母的权柄。但耶稣并不是在挑战门徒,要他们像孩子或朋友一样来爱祂。他在挑战他们,把祂作为他们圣约的君王来爱祂。约翰在约翰一书5章3节抓住了同样的概念,他写道:

我们遵守上帝的诫命,这就是爱他了。(约翰一书5章3节)

在申命记6章5到6节,上帝是这样把爱与圣约的忠心联系起来:

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申命记6章5-6节)

我们在这两处经文中认识到,上帝要求的爱,首要表现在出于内心顺服祂的命令。

我认为爱上帝是顺服上帝的动力,因为我要说,如果祂爱我,我用爱回应祂,我也明白祂为我付出的代价,我就会为祂做一切。我与一些人有这种关系,不是与上帝,而是与我的妻子。我愿意为她做她要我做的一切,因为我知道她爱我,我用爱回应她,我认识到她在我们婚姻中为了使我快乐,使我圣洁,使我成为上帝要我成为的人而付出的代价。因此,认识到这一点,我就有了极大动力,为了她我要变成她要我成为的那一个人。事实就是,我认为上帝与人的关系正是这样互动的。我们一旦认识到那爱,认识到那代价,我们就会甘愿做一切事。

——马太·弗瑞德曼博士

上帝并不要祂的百姓仅仅因为惧怕祂,或仅仅因为要得到赏赐而顺服。祂而是要他们因为真正尊荣祂,因为对于祂的良善发出感恩,因为效忠祂的圣约,因为在心里看重祂和祂的律法而顺服祂。这就是《圣经》如此经常从爱的角度来讲上帝圣约的原因。例如,请听申命记7章9到13节的这段话:

祂是上帝,是信实的上帝;向爱祂、守祂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直到千代……你们果然听从这些典章,谨守遵行,耶和华你上帝就必照祂向你列祖所起的誓,守约施慈爱。祂必爱你,赐福与你,使你人数增多。(申命记7章9-13节)

这一段经文是从守圣约的角度来描写上帝对祂百姓的爱,以及祂百姓对祂的爱。

这就是耶稣在马太福音22章34到40节,马可福音12章28到31节讲到律法中最大诫命时想到的。在这两处经文中,耶稣与一位法利赛人讨论,这法利赛人是一位律法师。这法利赛人提出一个问题,为要试验耶稣如何理解律法的诫命彼此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他要耶稣举出最大或最重要的律法。耶稣回答的时候引用了申命记6章5和6节,以及利未记19章18节。请听耶稣在马太福音22章37到40节说的话: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邻舍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22章37-40节)

首先要提醒大家,请留意耶稣讲到这些律法时,是作了广泛概括,为的是要反映出上帝律法全面的特征。第二,请留意这两条诫命都是从爱的角度:爱上帝和爱人邻舍的角度来说明的。

保罗在罗马书13章9节和加拉太书5章14节说了类似的话,他说,全部的律法可以从爱邻舍的角度加以概括。换言之,爱上帝和爱邻舍不仅仅只是律法的两半。而是这两条诫命的每一条都概括了全部律法。爱上帝是对全部律法的一种概括,爱邻舍是对全部律法的另一种概括。

所以结论就是,罪是在根本上是不爱上帝,也不爱邻舍。至少每一件罪都是不爱上帝,因为这表明祂并不是我们内心最委身的那一位。每一件罪都是拒绝祂的品格,悖逆祂的权柄,违反祂的圣约。每一件罪也是不爱我们的邻舍,藐视我们邻舍身上反映出的上帝品格与权柄,我们的邻舍是上帝的形象。罪就是未能通过上帝圣约的祝福为我们的邻舍求益处。

我教导学生说,除非他们通过神学101这门课,否则不能毕业,然后我告诉他们,神学101很简单就是这句话:上帝是上帝,而你不是上帝。罪说:「我是上帝。」罪把上帝、上帝的荣耀、上帝的尊贵、上帝的旨意、上帝的国度边缘化,把我们的荣耀、我们的尊贵、我们的意志、我们的王国放在中心位置。然后接着神学101的是神学102:因为上帝是上帝,你就应当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因为你不是上帝,这世界并不是围绕着你转。你应当爱你的邻舍,如同爱自己。这样,罪就是在根本上不爱其他人,罪是爱你自己,把你自己放在中心位置上。就这样,完全顺服上帝——就是说不犯罪——就是爱。这就是爱上帝,这就是爱其他人了。

——艾伦·哈尔伯格博士

请从人类堕落犯罪这角度来思想罪的特征是不爱。蛇试探夏娃,告诉她上帝在禁果的事情上说谎。他说,如果她吃了这果子,她不仅不会死,还要成为像上帝一样。在她吃了这果子之后,亚当显然也被说服,相信同样的谎言,所以他也吃了一些果子。

在这件事上,亚当夏娃是怎样不爱上帝,不爱他们邻舍的呢?他们不爱上帝,悖逆祂圣约的律法,相信蛇说的谎言,而不相信上帝的真理。夏娃不爱亚当,试探他犯罪,不满足于在亚当身上上帝的形象,不通过顺服上帝的律法来求亚当的好处。类似地,亚当不爱夏娃,在她已经受骗之后不纠正她的想法,加深她对在她自己和他身上上帝形象的不满,犯了一种消极纵容她的罪。

所有人的罪也类似。就像亚当夏娃犯的第一件罪,每一种人的罪都以类似的方式看待上帝,拒绝祂的真理,不相信祂的良善,悖逆祂的权柄。简单来说,每一种人的罪都未能彰显出对上帝当有的圣约之爱。每一种人的罪也未能彰显出对我们邻舍当有的圣约之爱。无论我们是直接还是间接得罪他们,无论我们是因我们的不当行动、还是我们当作的不作导致的犯罪,我们的罪总是伤害其他人。罪不尊重在他们身上上帝的形象,不求他们的好处。罪用它的败坏和后果伤害他们的生命。

你是否见过一些基督徒,他们相信只要有爱的动机,就能违背上帝的律法?或者人认为,如果他们遵守上帝的律法,是否爱人就不重要。这两种类型的人都错了。只有我们按着上帝圣约的要求看重人,我们才能爱上帝和爱我们的邻舍。我们的行动只有是以圣约的爱为动力,才是遵守上帝的律法。这就是人容易犯罪的原因。罪并不在乎我们忽略了哪一半。无论我们是违背律法,还是没有爱,罪都赢了。信徒至关重要就是要认识罪的特征,原因就在于此。因为我们认识罪时,就能更好预备避免犯罪,就更感激上帝拯救我们脱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