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 Content
祂赐给我们圣经
About Lesson

 

让我们首先来探索经文的复杂性。

经文的复杂性

正如我们在前面一课学到的,《圣经》经文的含义复杂性,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原本含义,或者说文字含义,就像一块经过切割的宝石,是多方面的。它们的方面代表历史事实,教义,道德责任,拯救和末世论这些方面的内容。每一节《圣经》经文都传递对我们思想、言语和行动的道德意义。每一节经文都教导我们某些关于历史和拯救的事情,帮助构建对未来的希望和期望。而经文传递的这些事情的每一样,都能用来作概括总结的基础。

事实上,因为《圣经》含义是多方面的,我们就能用许多不同方式对它进行概括,却仍能忠实于它文字的意义。《圣经》的复杂性意味着我们的概括绝不可能是穷尽一切,我们总是能作出更多既真实又独特的概括。

让我们来看一节经文实际概括另外一节经文的一些地方,以此探索这种观点。请看诗篇110篇第1节:

耶和华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诗篇110篇1节)

新约《圣经》经常引用诗篇第110篇第1节,但每次都关注它原本含义的一个不同方面,而且没有一处引文包含了其他经文所说这篇诗篇原本含义的全部内容。

比如耶稣在路加福音20章41到44节引用这节经文,表明弥赛亚必然不仅仅只是大卫的子孙。

彼得在使徒行传2章32到36节用这节经文证明,耶稣既是主也是基督,因为他是大卫的后裔,升天坐在天上的宝座上。

新约《圣经》也认识到,诗篇110篇第1节的话是对大卫的主说的;所以许多新约《圣经》经文使用诗篇110篇来指基督在地上作王。以弗所书1章20到22节,哥林多前书15章25节和希伯来书10章13节,都概括了这篇诗篇原本含义的这方面,用来指在基督再来之前他目前的作王统治。希伯来书1章13节甚至使用它来证明耶稣的权柄超越天使的工作。

新约《圣经》对诗篇110篇1节的每一次引用,都是忠于这篇诗篇的原本含义,但是每一处也是对那原本含义不完全的概括,有独特的强调点。这有可能是因为这节经文原本含义很复杂,有多层面的含义。

新约的作者使用旧约的方式,很常见于犹太人的文本诠释传统,有些人称这个为米德拉思诠释法。常引发人们困惑的经文之一是出现于马太福音,而马太福音有不少所谓的应验之说,例如马太福音2章,耶稣和他的家人逃到埃及,然后又离开埃及,马太于是引用何西阿书,说:「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一些《圣经》的评论者常会觉得马太这样的引用,怎么符合何西阿在几百年前说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如果读马太福音的头四章,会发现马太是要显示耶稣如何将以色列人具象化,就是耶稣是个完美的以色列人,是上帝完全的儿子,正如以色列人被称为是上帝的儿子一样。就如我们读出埃及记那样,我们看到耶稣进入旷野,受试探,他胜过试探,也承担得起上帝儿子的考验。而在马太福音2章,耶稣和他的家人去到埃及,然后又出埃及,他乃是代表全体的以色列人。这就是《圣经》作者们所谓的类型学的想法,耶稣应验了一个模式,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同样的,耶稣也出埃及,我们于是了解他是代表以色列人。顺着这个模式,当我们读其他经文,特别是马太福音的前四章时,我们看到他是上帝的儿子,是大卫的子孙,是完美理想的以色列人。——贵葛派锐博士

人们看到新约的作者是如何的引用旧约经文的时候,通常觉得很困扰;因为在神学院我们总是教导,你要小心引用旧约的经文,要切合旧约作者的意思。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新约的作者以三种方式来引用旧约经文。有时他们是直接引用,当他们那么做的时候,他们的解释是与我们的非常相近。其他时候,他们是把那经文当一个典故,也就是引用旧约经文所暗示的;他们不是在解释经文,而只是提出一个想法而已。他们用的第三个方式是用旧约经文来说明,他们不是真的关心经文背景或是相关资讯,只是用经文来说明他们的意念而已。如果我们认为他们每次引用旧约,都是一个直接的解释性引用,那就麻烦了,因为许多旧约经文的引用,只是用来说明或是典故性的。我们若是了解这些情况,并且加以分别,就可以免去许多问题。——约翰奥斯沃特博士

实际上,《圣经》每一处经文的情况都是这样。每一处经文都带来多重合理的概括。对我们最有价值的概括,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是对《圣经》的每一个概括都有同样价值,或有同样的合理程度。但是,很多对《圣经》经文原本含义的概括,是忠实于《圣经》,对历时历代的教会都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