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圣经》释经学介绍部分已经解释了一些重要术语,现在就应当来看第二个主要话题:科学导向释经法——《圣经》学者,如何在过去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越来越像进行科学研究一样来解释《圣经》。
三、科学导向释经法
无论程度如何,当代的《圣经》释经学总是会带有一些现代科学的味道,这种倾向在过去一千年间,就像在许多其他学科方面一样不断加强。出现这些发展的原因相 当清楚。《圣经》是由生活在几千年前的人写成,所以在很多方面,我们可以像对待古代世界其他作品一样来看待《圣经》,这样做是有道理的。正如学者已经按照《圣经》的历 史背景来查考《圣经》,他们也经常从科学领域,比如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语言学方面吸取帮助。在这些和其他科学工作方面,对《圣经》进行学术解释的 人,已经应用了事实或理性、科学的方法来看待《圣经》。
要明白我们所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们就要触及三个与科学导向释经法相关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指出这种方法的合理性,留意它的《圣经》根据。第二,我们要提一些历 史上的例子,说明这种释经的发展。第三,我们要来看这种研究《圣经》的方法,是如何为解释的过程建立了某些优先次序。让我们首先来看看科学释经法的《圣经》根据。
圣经根据
生活在《圣经》时代的人并不是当代的科学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没有理智,或不讲情理的人。相反,他们精致的建筑成就,广泛的航海旅行,创新的农业项目和数 不尽的其他文化成就,都证明了生活在《圣经》时代的人,和现代科学家的做法非常相似,都是讲事实,用理性来思考世界的问题。
出于这个原因,《圣经》作者本人,经常按照事实和逻辑分析的方向来解释其他经文,这就不应当让我们感到惊奇了。为着时间的缘故,让我们只选一处经文来举例说明我们的意思。
经上说什么呢?说:「亚伯拉罕信上帝,这就算为他的义。」做工的得工价,不算恩典,乃是该得的;惟有不做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上帝,他的信就算为义。(罗马书4章3-5节)
保罗在这段经文引用了创世记15章6节,在当中 上帝因亚伯拉罕相信他的应许而就「算」他为义。但请注意保罗是怎样使用方法来论述这段旧约《圣经》经文的。保罗在4和5节仔细分析了「算」这个词(希腊文λογίζομαι / logízomai /) 的含义。他论证说,「做工的得工价,不算恩典,乃是该得的。」然后他指出,任何信靠上帝的人,他们的「信」——而不是行为——就被「算为义」。所以他根据这论证得出结论,创世记15章第6节表明,亚伯拉罕因着信,就得着义这白白的恩赐。我们在此不难看出,使徒保罗使用非常细致的事实和逻辑分析来处理创世记第15章。
正如这例子说明的那样,《圣经》作者一次又一次呈现出这种对《圣经》的仔细解释,他们看待《圣经》的方法表明,科学释经的方法是牢牢扎根在《圣经》本身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