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宗教改革传统的当代神学家除了要强调圣经默示有机的本质,还必须要正确看待圣经含义的本质。
含义 :
再一次,在这方面人有彼此相差甚远,却认为自己是代表归正宗思想的立场,但并不是所有这些立场都是对宗教改革理想的进一步促进。在这些彼此相差甚远立场的一边是一种可以被称为“当代多元性”(contemporary polyvalence)的观点, 另一边是一种被称为“单一一元观”(simplistic univalence)的观点,在中间的是一种可以被称为“综合一元观”(multi-faceted univalence)的立场。
让我们先看 “当代多元性”的观点。 在最近几十年,归正宗神学家讲论到圣经经文的多元性,相信圣经经文有许多不同的含义。古典多元性是因为圣经是由神而来,而确信圣经有多重的含义;但当代多元性的观点通常是建立在人类语言含糊不清这个立场上的。
实际上,当代多元性教导圣经经文是空荡荡的器皿,是任由解释的人把含义加 在里面。当然,正如器皿有特定的形状,圣经经文的语法是确立了一些基本含义方面的范畴。然而,在这些范畴里面,具体的含义是由解释圣经的人表明出来的。 以此为基础,有人认为我们需要摈弃宗教改革对圣经字面含义不变标准的强调,认为我们应当把我们自己的解释加在圣经经文当中,极少或者根本不需要关心到底什么是原本的经文和字面的含义。但我们一定要拒绝这种多元观,因为它废除了圣经的权威,给解释的人有权利把他们自己的立场强加在圣经里。
另外一边的立场就是我们称之为“单一一元观”的观点。这种观点正确坚持了圣经每一段的经文都只有一个主要含义的立场,但是它错在不承认一个含义可能会是综合复杂的。以约翰福音 3 章 16 节为例: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 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 3 章 16 节) 一个持单一一元观的基督徒可能会这样说:“这节经文很简单;约翰福音 3 章 16 节告诉我们,我们一定要相信基督。” 这个归纳就其本身而言是对的,但是这节经文讲的比这多得多。它也明明白白讲了神的爱,基督道成肉身,基督的死和复活;讲了世人,永远的审判,以及永生。因为圣经的教训是多重交互关联的网络,这段经文也暗示了圣经在其他地方会 更直接讲到和涉及到的各样各样的主题。在这个意义上,约翰福音 3 章 16 节只有 一个含义,但这个含义超越我们可以对它所作的任何总结。 当我们看不到圣经的含义是如此复杂,总是超越我们所能解释的,我们就会很危险地过分认为,我们对圣经的解释就是圣经本身。我们的解释取代了圣经本身的权威,否认了“唯独圣经”。 “唯独圣经”相信圣经总是在我们的解释之上的。 在这一系列的立场当中居中的是“综合一元观”(complex univalence),这是 和早期宗教改革的立场一致的。《韦斯敏斯德信条》在一章第 9 条描述了什么是综合一元观,它说,对圣经哪一部份的真正和圆满意义发生疑问时(该意义不能有多 种,只有一个),就当用他处较为更明了的经文,借以查究和明了其真义。 按照这种观点,每一节经文都有一个含义,但是这个含义是综合,多方面的,是由全本圣经建立的多重交互关联的网络启示出来的。
我们今天需要确立综合一元性这种归正宗的观念,因为它确立了圣经给出权威的含义,而不是要由我们来提供这种含义。但它也不容许我们把圣经的地位降低到我们对教义的总结这个水平。每一节圣经经文都是一个权威,超越我们最尽力的神学探求和对其解释。这种多面一元观的立场提供了一种处理圣经含义的方法,使我们可以在我们今天继续推动归正宗神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