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 Content
建立你的神学
About Lesson

 

由于罪和圣灵的动态关系,从启示中发展神学变得困难重重,这就导致我们进入本课的第三个主题。在这么复杂的情况之下,我们怎样来建立对我们神学立场的确信呢?

建立和发展确信

在福音派基督徒之中曾经普遍地流传著这样一个口号:“神这么说,我就这么信,事情就这了结了。”从很多方面看来,这句话是对的。它说的就是我们这一课一直所讨论的,那就是如果神向我们彰显了某一些事,我们就应该相信,事情就这样确定了。但是这个说法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不一定都够正确地了解神的启示。正因为我们自己觉得神说了什么,并不代表神真的是这样说过。所以,我们必须问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怎么能够发展出这个确信,就是我们的确正确地理解了神的启示呢?使得我们能够肯定的说:“神这么说,事情就这了结了”呢? 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去看怎样建立对神学的确信

首先,我们将看到对神学立场的确信有一个连续特质。其次,我们要探索确信通常怎样从顺从过程中得出来的。 第三,我们要看我们应该如何在不同神学立场上建立确信的适当排列。我们首先来看看神学结论的确信拥有连续特质,而不是二元特质。

确信有一个连续的特质:

 连续的特质:

要了解两者的区别,我们用两种常见的电灯开关控制打个比喻。第一种是简单的开关控制,这种控制可以想象成位二元性的,要么是开,要么是关。这种控制系统与很多福音派信徒思想信仰的方式十分相似。他们经常简单地把信仰分别为他们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我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我信神是三位一体的”。这些都是坚定不移的信仰。然而,福音派信徒也有一系列他们认为不可知或者未知的事情,“我不知道美善的神为甚么容许罪恶存在。”“我不知道基督甚么时候回来” 。这些话表明了我们不知道该怎么想,我们对这些主题上所采取的立场没有确信。在很多情况之下,用二元性的方法来确立神学已经足够了。这就如简单回答说:“我知道这个问题,但是我不知道那个问题”。可是,当我们仔细地去看我们作为基督徒所知道的和相信的整体范围,很快我们会看见情况比二元性的模式所建议的要复杂得多了。

我们大多数人都熟悉“调光式”的灯光控制开关,这种开关有一个高低范围的设定。这种开关是连续性的,电流不仅仅是简单地打开或者关闭状态,而是以电流或大或小的强度来运作。在两个极端,电流要么是完全切断的,要么就是完全打开的。然而,两端之间的范围也很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从柔和到强烈的灯光范围。调光式的控制系统是有用的模型,帮助评估在不同神学立场上我们所持的信心程度。我们不可能对一些信仰内容信心十足,而对其他的一点信心都没有;我们在神学立场上的信心无论或多或少,都在一个范围里面。请考虑一下我们在神学以外思索问题的方式。每个人都持守许多的信念。譬如说,我相信今天不会下雨。我也相信我的工作是神学教授,我又相信我有一个孙女儿。即使我可以说我相信这些事都是事实,但是,我对这些我所相信的事情都有不同程度的确信。测试我对这些事情的把握程度,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如果要我放弃对这些事情的信念,对我须要有多大不同程度的压力。老实说,要改变我对今天不会下雨这个信念并不困难。天上掉下几滴雨水,就把我所信的打发了;就算是天气预报预测下雨的可能性很高,我会带把伞以范万一。我对这件事情的确信一点都不大。相对来说,我相信我的工作是神学教授,对这件事的确信比前者大。我有各种各样的确据,我知道我的教学工作是稳定的,我对这件事的确信化了大量的功夫。不会像在电视上看到天气报告就那么容易地改变了我的确信。即使我收到被解雇的信,告诉我工作丢了,我也要亲自去证实才会相信。但是,你能想象怎样才能叫我不去相信我有个孙女儿呢?有那么多东西证实我所相信的,我的孙女与我又那么亲近,要我相信我其实没有这个孙女的话,你要搜集证据的数量是难以估计的。要比前面所列举的都要多的多。

 很多情况下,如果在一般经验中是真实的事情,在神学中这些事情也会是真实的。我们对神学信仰抱有不同程度的确信。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讨论过基督徒教义、实践和情感怎样形成了多重交互关联的网络。在这里,我们需要稍微扩展一下这个模式。我们可以把多重交互关联的网络想象成是被悬挂在一个球体的结构中。当这个球体被剖开的话,球体的内部就被展现出来,我们就会看见我们信仰的网络是以同心圆那样的层次那样被排列起来的在外层看来,我们信仰的结构是宽松的。表层代表属于我们信仰网络周围的很多神学立场。对这些神学立场,我们没有什么确信,我们不会对此委身,我们几乎经常轻易地就改变、去除或补充这些信仰的布局。在球体的中心或者核心部分,我们的信仰网络是紧紧地交织在一起的,看起来似乎就是一个统一的实体。

网络的中心包括了我们的核心信仰,就是我们信仰的主要神学立场,我们对这个中心有高度的确信。要修改,去除或增加中心信仰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我们这样做的话,剧烈的连环效应会重新建构我们所坚持的大部份信仰立场。 最后,在核心和表层之间的是一系列密集或者稀松交织的信仰网络靠近中心 的层面结构较为紧密,是比较难修改的。远离中心的层面结构较为稀松,要修改并不困难。

不同的人、不同的传统、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安排信仰网络的方式都不一样。每个基督徒神学的确信程度也不一样。作为基督徒,我们相信各种各样的事情,可是,我们不应该期望对所有事情都有同样程度的信心。有些信仰是在表层边缘上的,有些在核心当中,其他的分布在两者之间。这是总会存在的确信程度大小的问题,当我们说神学确信具有连续的特质,就是由此而论的。对信仰网络的理解产生了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