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 Content
建立你的神学
About Lesson

 

这样能帮助我们看到各种取向的长处和短处。在严肃、正规的神学中,学术取向和人生取向两者的正、反面是什么呢?

学术取向

首先,学术取向的最大好处是利用了神给人的恩赐之一,那就是我们的理解能力。神给人智慧,并且期望神学家运用这能力去追求真理。在圣经中,我们见到当智慧人以他们的智慧能力去敬畏神的时候,他们就得到赞美。以理性去仔细地思想真理的本质和有系统地陈述信仰是智慧的基本要素。所罗门有智慧,是因为他行使他的思想能力去考虑事情。听听列王纪上,第 4 章 29 至 31 节中对所罗门的描述。神赐给所罗门极大的智慧聪明和广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测量…他 的智慧胜过万人…他的名声传扬在四周的列国。(列王纪上第 4 章 29-31 节) 按这段经文看来,圣经的智慧书清楚地鼓励我们发展和使用我们的理解能力。实际上,使徒彼得称赞保罗,确认他的神学在智力上是成熟的。他在彼得后书 第 3 章 15 和 16 节里这样说: 亲爱的兄弟保罗,照着所赐给他的智慧写了这信给你们…信中有些难明白的。(彼得后书第 3 章 15 和 16 节) 传统神学对理性和学术的注重并没有与圣经中好神学的概念相违背。相反地,严谨的思考方法是传统神学的一大强处。

即使如此,我们必须同样地强调潜伏在以学术作为神学焦点的危险。不幸地,传统神学往往倾向于研究概念性或学术性的主题,神学家很少注意到在图书馆以外,发生在生活上的问题。有系统地达成真正的理念构思,很容易成为目标的本身。这样,一般人很容易因为一个人对神学主题有许多知识,而称这个人为好的神学家但是,有时候我们必须承认‘好的神学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人。 不幸地是,这样的描述正说中了许多被称为是‘好的神学家’。这些神学家能够以卓越的技巧(恩赐)搜集和处理有关神和基督徒生活的资料,但是他们却不能够以同样的注意力去活出基督信仰。我们凭甚么去相信一个好的神学家不一定是个好人呢?

我们经常仅仅以学术活动来定义神学,认为做神学就是指做好的研究,写好的著作和教导正确的理念。不幸地,这仍然是今天正规神学教育的倾向。神学院几乎完全依靠教室里经验,来装备福音的工人,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这个事实显露了我们仍然相信,基本上我们可以在实际的人生神学之外去做神学,这正是以传统路径作正规神学取向的最大危机之一。

可是,我们也应该知道以人生作取向的神学也是有利有弊的。这个角度认为神学必须更直接地与研究以外的生活连接起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评估这种越来越 受欢迎的看法呢?

人生取向 :

首先,这种神学取向的强处是鼓励我们观察一些重要的圣经价值。我们都很熟悉雅各书 1 章 22 节这段经文,雅各这样说: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雅各书 1 章 22 节)许多神学家只在表面上所拥有知识,这段经文完全道出了这些神学家的情况。好的神学会引导出相称的人生而不仅仅是适当的学术。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 8 章 1 节中不正是对哥林多人说这样的话吗? 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哥林多前书 8 章 1 节) 他又在哥林多前书 13 章第 2 节中这样说: 若我能…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 什麽。(哥林多前书 13 章第 2 节) 如果我们专以客观性的、概念性的取向去学习神学,我们实际上并没有满足圣经的标淮,相反地,持守圣经价值的神学是活出我们所信真理的神学。

同时,以人生作取向的神学也有其危险之处;那就是反智主义的严重危机。由于今天许多福音派信徒完全怀疑神学的知识角度,他们就完全否定仔细地研读神学教义的必要性。他们认为传统上以学术为取向的正规神学,对基督徒生活是有害无益的。我们都听见过真诚的信徒这样说:“我们不应该进入教义的范畴内;因为那只会叫我们的心思远离基督。”或者你听过这样的说法:“作教会领袖的不需要研读神学,他们所基需要的是单靠圣灵的带领。”我最近听见有人这样说:“理智的基督教是死的基督教。”这些心怀好意的信徒明显对传统上以学术为取向的神学不甚满意。他们拒绝接受以学术为取向的神学,却以反智主义的路径去达至信仰。这些信徒不把人生建立在仔细和严谨推敲的神学上,却单独地依靠他们的属灵直觉,并没有好好地检查这些直觉的来源。他们也许只去跟随一位有能力和有属灵魅力之人的带领,或许以不寻常的属灵经验去代替传统的学术神学。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抵挡教会中,反智主义这个严重的危机;因为反智主义这倾向不可避免地要叫我们陷入基督信仰的假教导和误解之中,叫许多信徒的人生出现可怕的后果。保罗承认这个危险的存在,他在提摩太后书第 2 章第 15 节里这样警告提摩太: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摩太后书第 2 章第 15 节)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小心地检查我们定义神学的方式。有些人會自然地趋向以学术的取向看神学,而忽略了人生的取向。有些人却趋向以人生取向看神学,而不去理会知识的取向。要避免这两个极端,我们必须承认这兩种方面都是有它们的危险和价值。智慧之道是同时拥抱这两种看法。我们需要学术的神学,同时也需要生命的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