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关注神学主题,系统神学的教义讨论也把神学主题彼此联系起来,对《圣经》教导进行综合阐述。
综合
在前面一课我们把系统神学比作是一棵树。一棵树从土里生长出来,但看起来是和它从中生长出来的泥土很不一样。类似地,系统神学里的教义讨论是出自《圣经》,但它们看起来也和《圣经》很不一样。
教义和《圣经》看起来很不一样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义是综合性的。教义不是一次只看一段《圣经》,而是通常表达了许多处《圣经》的教导。
让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看看使徒信经这个教义表达。它归纳了一些最基本的教义教导,是我们这些跟从基督的人所确认的。我们可以说它是关注「基本的基督教信仰」这个主题。你们都知道它是怎样说的。
我信 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稣基督, 上帝的独生子;
因着圣灵感孕,从童贞女马利亚所生;
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
降在阴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
他升天,坐在全能父 上帝的右边;
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
我信圣灵;
[我信]圣而公之教会;
[我信]圣徒相通;
[我信]罪得赦免,
[我信]身体复活;
[我信]永生。阿们!
请留意这个对基督教信仰的历史性表达和《圣经》的比较。用一句话说,这信经和《圣经》很不一样。《圣经》里面没有一个地方包括有和它完全一样的话。《圣经》甚至没有用这一串的主张来总结基督教信仰,或者把这些不同的主题聚集在一处。
但使徒信经仍然是基于《圣经》的,因为它正确反映了《圣经》很多不同地方的教导。请思想信经的最后几句:
我信罪得赦免
我信身体复活;
我信永生。
《圣经》里没有一句经文,或者一系列的经文是包含了所有这些教训的。然而所有这些教训都可以在《圣经》不同的地方找到。使徒信经把这些信念综合起来,成为我们基督徒信仰的教义总结。
解释
我们定义的第三个方面就是教义解释了《圣经》对一个主题的教导。这样的解释可以好像把信息整理成神学命题一样简单,也可以像全面证明一种复杂的神学教导一样复杂。
我们把教义讨论这种解释性的特征看作是沿着一个连续区的运作,这可以帮助我们的理解。在一端,我们看到有对《圣经》教导很简略的陈述,几乎不需要什么解释。在中间,我们看到的讨论,是作中等程度的解释。在连续区的另外端,我们看到一些教义的讨论,是向我们作更全面的解释。让我们看一个对一个主题简略解说的教义陈述,作为例子。
使徒信经就是一种这样极端的例子,它几乎没有提供解释。例如,关于神,它说的唯一事情就是他是全能的,是创造天地的主。这些特点对什么是相信圣父作了一点解释,但讲得不多。使徒信经对圣子说的是更多一点。但对于圣灵,使徒信经仅仅是说,「我信圣灵」,还有「基督因着圣灵感孕」,就再没有讲更多的了。教义用这些简单的方法表达出来,这是相当常见的。像这样简单的陈述在教会生活中有很多积极的作用,但这不是教义唯一的表现形式。
在连续区据中间位置的是包括有中等程度解释的教义讨论。例如,大多数的更正教要理问答和信条就是这样来处理神学主题的。
我们已经看到使徒信经是怎样用几句话表明三位一体的教义的。但作为对比,让我们看看形成于1563年的《海德堡要理问答》,它对三位一体的解释是更加详细些。海德堡要理问答一开始在第23问完全引用了整个使徒信经,但是引用之后,它用了另外31个的问答详细说明三位一体的问题。例如第26问问道:
当你说『我信 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你相信的是什么呢?
当然,这是引用了使徒信经开始的话。以下是接着第26问回答的解释:
我相信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永恒之父,从无中创造天地,以及其中的一切,又用他永恒的预旨和护理托住并治理它们,他因他儿子基督的缘故,作我的 上帝和天父。我相信他必供给我身体和灵魂一切的需要,对此我毫无怀疑;此外,在这流泪谷[或悲惨世界],凡他所降在我身上的灾难,都会变为对我有益的;因为他既是无所不能的 上帝,便能如此行,并且他既是一位信实的天父,也愿意如此行。
这条对什么是相信父的解释,要比使徒信经中的那一句话内容多很多。在连续区另外一端的是包括了详细解释的教义讨论。很常见的是,这些更详细的解释也列出了证明神学观点的详细证据,证明这种或者那种的观点。
大部分时候,系统神学中正式的论述是属于这一类。论述透彻完备的系统神学经常把信经,要理问答和信条里的一切都加进来,然后加上成卷的解释材料。例如,使徒信经只用了几句话来讲三位一体的教义,海德堡要理问答专门用了31个问答来说明,查尔斯贺治在他所著的《系统神学》中专门用了四章来讲这个教义,这四章跨度超过200页。对教义作全面解释,这是正规系统神学的特点。所以,我们看系统神学的教义这个主题的时候要知道,我们是在面对不同程度的解释;教义用不同的程度解释了《圣经》对神学主题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