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 Content
莱尔《暗夜大光》
About Lesson

1月28日《约翰福音》3:1-8

建议参照阅读:《马太福音》12:15-21

没有任何疑问,尼哥底母在这一场合下所行的是出于人的惧 怕。他惧怕:假如自己来见耶稣的事让人知道,他们到底会怎样 想,怎样说,或怎样做呢。他“夜里”(1节)来见耶稣,因为他 没有足够信心和勇气来白天见耶稣。但在这以后,有一次,在犹 太人议会的大庭广众之下站在我们主耶稣一边的就是这尼哥底 母。他说到:“不先听本人的口供,不知道祂所作的事,难道我们 的律法还定祂的罪么”(《约翰福音》7:51)。事情还不止这样, 后来有一次,只有两人来收敛我们主耶稣的尸体,其中一位就是 这尼哥底母。还有一次,在那些使徒甚至都离弃了自己的主一跑 了之时,那帮助亚利马太的约瑟来埋葬主耶稣尸体的人,就是这 尼哥底母。他末后所行的事要超过起初所行的事。尽管他一开始 行得并不好,但他却有一个善终。

圣经记尼哥底母生平的目的,就是为要教育我们不当“藐视 这日的事为小”(《撒迦利亚》4:10)。我们绝不能论断某人没有 任何恩典,因他迈向上帝的第一步又缺乏信心、又摇摆不定,他 的灵一开始也不稳定,犹豫不绝,还带着各样不完全。我们必须 记住我们主接待尼哥底母的样子。主对所见到的“压伤的芦苇, 祂不折断。经残的灯火,祂不吹灭”(《马太福音》12:20)。我们 当像祂那样,用手接待各样询问,并要满有温柔怜悯来待他们。 万事都一定要有个开始。并不是那些一开始搞得轰轰烈烈的人就 能坚持到最后,并最终成为最稳定的人。当尼哥底母刚开始摸索 自己道路走向完全光明时,加略人犹大就已是一位使徒。但到了 后来,当尼哥底母勇敢地埋葬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救主时,加 略人犹大却已经背叛了祂,上吊死了!对这件事,我们不该忘记。

默想:即便保罗在马可于旁非利亚离开自己之后(《使徒行传》15: 37-38),对马可的作用有所藐视,但后来却认识到他的价值(《歌 罗西书》4:10)。为此,最好是避免匆忙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