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上帝的国度这一课,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介绍了新约神学中国度的福音这个突出主题。现在我们要来看第二个主要话题:国度的降临是怎样塑造了新约神学。
国度的降临
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相信某样事情将要发生,但是时候到了,实际发生的事情和我们想象的非常不一样。在很多方面,这就是新约圣经作者的经历。生活在第一世纪绝大多数的犹太人,对上帝国度的得胜将要怎样来到有着确定的期待,但是起初跟随耶稣的人都逐渐认识到,这得胜好像并不是按他们期待的样式来到。所以新约圣经的神学在不同的方面,专注于解释国度的得胜将要怎样实际的临到。
要明白国度的降临是怎样影响了新约神学,我们就要首先来讲一讲人对上帝国度降临的盼望,然后我们要看新约圣经的看法,我们把这称作是国度的三重得胜。让我们首先来思想,对国度降临的盼望。
盼望
在主后第一世纪,所有的犹太人即使只是在很小程度上坚守他们祖先信仰的,都盼望上帝得胜的国度降临。他们都希望上帝要挫败他们的仇敌,拯救他的百姓进入他国度的祝福。跟从耶稣的人也持这样的盼望,但是,对上帝得胜的国度怎样降临,在什么时候降临,他们的盼望却有一些很明显的不同。
在一方面,以色列的拉比和其他领袖教导上帝国度最终胜利要临到的时候,他们指向人很熟悉的旧约圣经术语,比如,“末后的日子”,“耶和华的日子”。但 他们也讲到历史的两个重要世代。拉比们经常把现今罪、受苦和死的世代说成是 “现今世代”(希伯来文是 olamhazeh),把那在被掳之后公义、慈爱、喜乐、和 平的世代说成是“将来世代”(希伯来文是 olamhaba’)。
他们教导说,“现今世代”在以色列受到咒诅被掳离开应许之地的时候达到低潮。当然上帝在现今世代之上行使主权,时不时以特别的方式启示或证明他的王权。但是到了主后第一世纪的时候,上帝的百姓已经有好几百年时间受到压迫,得不到上帝国度的祝福。当时人广泛的盼望,就是在那“将来世代”,上帝的敌人要被完全挫败,从地上消灭,上帝的百姓要得救永远进入上帝世界范围国度那无法测度的祝福当中。
在圣经文学,或是我们讨论圣经时,有时会看到这些词语:“现今 (这)世代”和“将来(末)世代”,所谓“现今世代”,指的是 人类生活的时期,就是从堕落之后至今的世代,是活在堕落的世界 里;而旧约先知们期待的“将来世代”则是上帝在某个层面上要恢 复重建起初的乐园,将来会有新天新地,人的石心要被除去,我们 会全然跟随并行使上帝的旨意。人与人之间没有暴力纷争,即使在 动物世界里也不会有残暴的状况。— 埃克哈德·施纳贝尔博士
在第一世纪,不同的犹太教门派对于历史从现今世代过渡到将来世代时要发生的事有着不同看法,但大多数门派都认同,从现今这个挫败的世代到上帝得胜国度的世代之间的过渡,要通过一场灾难性的战争实现。他们相信继承大位宝座的弥赛亚,要带领天上的天使和上帝忠心的百姓,胜过上帝在人间和灵界的仇敌。
关于上帝不仅要挫败在人间的仇敌,也要挫败灵界仇敌的这种信念,得到整本旧约圣经的支持:例如,在出埃及记 12 章 12 节,上帝讲到他不仅要挫败埃及人,也要打败埃及的诸神。在撒母耳记上 5 章 1 到 12 节,上帝与非利士人争战,也击败了他们的假神大衮。这就是为什么以赛亚书 21 章 9 节把巴比伦的失败与巴比伦诸神被毁联系在一起的原因。
按照犹太人启示灾难文学的解释,像哈该书 2 章 6 到 9 节,撒迦利亚书 9 到 12 章,以西结书 38,39 章这样的旧约圣经经文,是对那一场重大的宇宙间争战的预言,在这场争战中,弥赛亚要带领上帝的大军得胜,胜过那些曾经辖制他们的列国和邪灵。弥赛亚要用这种方式挫败上帝所有的仇敌,要拯救上帝所有的百姓进入他充满荣耀、世界范围内的国度。
另一方面,尽管犹太人的这些看法广为流传,但跟从耶稣的人开始盼望上帝国度的得胜以不同方式来到。新约圣经作者就像他们同时代大多数人一样,相信历史分成两个重大世代,他们认同弥赛亚要挫败上帝在人间和灵界的仇敌,要救上帝救赎的百姓脱离“现今世代”,进入“将来世代”的祝福当中。但跟从耶稣的人最终相信,从现今世代到将来世代,过渡的方式是与他们当时大多数犹太人所相信的相反。
首先,新约圣经作者和大多数犹太人不同,他们相信耶稣就是所应许的弥赛亚,所拣选的大卫的子孙,他要为上帝的国度带来在世界内范围最终的胜利。这种坚信耶稣就是弥赛亚的信念,深深塑造了他们在新约圣经中所写的全部内容。
我们可以在新约圣经给耶稣为王的称号中,看到这种坚信耶稣就是弥赛亚君王 的观点。例如新约圣经用王的称号“基督”来指耶稣有五百二十九次。基督 Christos Χριστός 这个希腊文单词,是对旧约圣经希伯来文 Meshiachמשי ַׂחָּ 这个说法的 翻译,从 Meshiach 这个说法,我们得到我们所说的弥赛亚这个术语。在起初的时 候,这些术语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受膏者”,在旧约圣经时代,先知、祭司和君王,是以色列中特别受膏的职分,但是到了新约圣经的时候,“受膏者”或者“弥 赛亚”,几乎就是那要带来向将来世代过渡、那一位伟大的大卫家族君王的同义 词。
新约圣经用来称呼耶稣的第二个君王的称号,就是“上帝的儿子”,这说法, 或者它的一些改变的形式,比如“子”,或“至高者的儿子”,在新约圣经中出现 了一百一十八次,这个术语表明,耶稣是以色列合法的君王。请听在约翰福音 1 章 49 节中拿但业对耶稣说的话:
你是上帝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约翰福音 1 章 49 节) 正如彼得在马太福音 16 章 16 节承认他相信耶稣时说的那样:
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马太福音 16 章 16 节)
这种说法和用在耶稣身上第三种君王的称谓,“大卫的子孙”相似。我们在马太、马可和路加福音中看到这说法至少二十次。它指的是耶稣是合法的,上帝设立的继承大卫宝座的君王。
例如天使加百列在路加福音 1 章 32 和 33 节向马利亚宣告她受圣灵感孕时说:耶稣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主上帝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 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路加福音 1 章 32 和 33 节)
加百列在这里用“至高者的儿子”这王的称号来讲耶稣,然后他解释说,耶稣要坐“他祖大卫的位”上。路加记载说,耶稣“作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 穷尽”。作为至高者的儿子,耶稣是要带来上帝国度最终、没有穷尽的胜利的那一 位。
所有这些经文都指向新约神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导,耶稣就是那位要把上帝国度一切的完满带到地上来的弥赛亚。
第二,初期跟从耶稣的人相信,他用他们和其他人都没有料到的方式,引入从现今世代到那将来世代的过渡。
请听耶稣在马太福音 13 章 31 到 32 节是怎样启示对上帝国度期望的这种改变的:
他……对他们说:“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 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 (马太福音 13 章 31 到 32 节)
耶稣在这比喻中教导说,上帝得胜的国度开始的时候是小的,“好像一粒芥菜种”,在一段时间之内成长,然后要达到最后的顶峰。
现代神学家经常把耶稣对将要来到的、上帝的弥赛亚国度的看法,称为是“已经开启的末世论”。这说法指的是这种观念,就是弥赛亚的工作已经在地上显明出来,但是最终的得胜,仍是将来要临到的事。他们也把这称为是“已然和未然”。
换言之,上帝国度的胜利已经来到,但还没有在完全中来到。这种对上帝将要来到国度胜利的观点,赋予人对新约神学无数的洞见。
关于上帝的国度,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当耶稣宣告上帝的国度时, 那是一个现今的实在情况吗?是如他所言所行,已经临到?还是一 个未来的实体?学者们谈到“已经开启的上帝国度”,所谓“已经 开启”,就是包含现在和未来。耶稣宣告上帝的国度,是借着祂的 话语和行动来到,特别是借着祂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和复活。因此, 国度已经开始,但尚未完全。当上帝的国度完满全备时,就会全然 临到地上,我们会得到一个荣耀的身体,进入与上帝永恒的关系 里。所以,我们现今是活在两个境况之间,就是这国度已经开启,但尚未完满的时期。我们还活在这个肉身里,活在这个堕落的世界 上。然而上帝的国度已经来到,因为基督如今正在父神的右手边掌权;祂也掌管我们的心思。所以国度已经来到,但也属乎未来,因为尚未圆满。— 马可·斯特劳斯博士
从总体来看,我们把新约圣经对于上帝国度临到的观点看成是一种三重得胜,这对我们就会有帮助。首先是在开启,上帝通过耶稣的生死、复活和升天,通过耶稣在第一世纪的使徒和先知根基性的工作,开启了国度的得胜。在这之后是延续,耶稣在他天上的宝座上推进上帝国度的胜利,耶稣要贯穿教会历史继续推动国度。最终耶稣要带来国度的完满,那时他要在荣耀中再来。这就是上帝国度最终的得胜,那时一切的邪恶都要被摧毁,上帝荣耀的国度要扩展遍满全世界。
当新约圣经作者让自己专注于解释各种各样神学问题的时候,他们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根据耶稣弥赛亚工作的这三个阶段来加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