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
19世纪查尔斯·狄更斯发表了他的小说《双城记》,在故事即将结束时,主人公身陷监狱,等着被处决。但朋友们秘密设计营救他,让一个自由人与他交换身份。结果这位囚犯得到释放,让他自由的那人自愿代替他而死。在很多方面,这场景与基督徒对恩典之约的经历十分相似。人类堕落犯罪,令我们所有人都落在死刑判决之下。但是,在恩典之约中,耶稣成为我们的中保和代表。祂在这个地位上做了我们无法做的事情。祂在十字架上代替我们死,就免除了我们的死刑判决。靠着祂的义,祂赢得了上帝的圣约祝福,与我们分享这祝福。结果,我们不是死在罪中,现在而是靠上帝的恩典在基督里活着。
这是我们《人算什么?》这一系列的第四课,这系列探索的是神学方面的人论。我们给这一课定的标题是「恩典之约」,因为我们要关注我们堕落犯罪之后,上帝与人类建立的充满恩典的圣约关系。
在人类历史开始时,上帝通过亚当与人类立了一个圣约,这常常被称为「行为之约」。这圣约可以让人得生命。但亚当破坏了这圣约的条件,我们全人类都落在罪的咒诅之下。感恩的是,上帝并没有撇弃我们在有罪的光景中,让我们没有盼望。祂而是作出额外的应许,以此管理祂与人类的关系,在神学家常常称为「恩典之约」的圣约中实现了这些应许。韦斯敏斯德信条,第7章第3段是这样描写恩典之约的目的:
主就愿意立第二圣约,普通称为恩典之约。祂凭此约将生命与救恩藉耶稣基督白白赐给罪人,要他们信耶稣基督而得救。
当这信条说这圣约普通称为恩典之约,它指的是这个术语出于神学家,而不是《圣经》。但这不应让我们感到担忧,因为许多其他的术语,例如「三位一体」也是如此。由恩典之约这术语概括的观念,是牢固建立在《圣经》之上的。
对那些对耶稣有得救信心的人来说,恩典之约修补了我们因亚当的罪遭受的破坏。它是根据在基督里上帝的怜悯给人赦免和救赎,以此做成这一点。